首页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其治疗进展

点击:0时间:2021-01-28 19:32:15

彭林仙

【摘 要】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女在绝经时期出现的一种常见疾病,由于病情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影响,并会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1]。因此及时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探讨目前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在诊断时应根据患者的常规检查情况进行排除检查,以减少检查内容和降低检查费用,在治疗时因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任何一种治疗方式都能取得一定疗效,通过采用比较符合患者病症并能获得理想疗效及减除患者痛苦时治疗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治疗上需因人而异[2]。随着医药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

【关键词】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及其治疗进展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也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指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的内以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主的一种病症,通常妇女需要在经历一段月经不规则的绝经过渡期后月经终止[2]。

形成围绝经期功血的主要原因为:1血管形态异常:血管异常后干扰子宫内膜微循环功能并影响内膜功能层脱落和剥离面血管和上皮修复,影响血管舒缩功能和局部凝血纤溶功能导致异常子宫出血。2以及纤溶活性增强:子宫内膜纤溶酶活化物质增多,血浆纤维蛋白减少,形成子宫内去纤维蛋白原状态,从而影响正常内膜螺旋小动脉顶端和血管湖的凝血、止血过程,酿成长期大量出血。3局部前列腺素的生成异常:前列环素大量增加后形成调节子宫局部血量、螺旋小动脉、肌肉收缩活性和凝血因素之间的平衡失调,子宫螺旋小动脉、微血管扩张,血栓形成受阻,子宫出血时间延长[1-2]。

围绝经期功血多发生年龄在50岁左右,临床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定、闭经或月经频发、出血量过多或少[3]。严重出血以及长时间出血可以导致妇女出现贫血、休克、感染等合并症,给妇女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消除围绝经期功血出现的烦恼,并有力于患者的健康。本文就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1 诊断

1.1 诊断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诊断,使围绝经期功血与下列疾病得以区分。1与妊娠及妊娠相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滋养细胞疾病等。2生殖器官的肿瘤如子宫肌瘤、宫颈及子宫恶性肿瘤、功能性卵巢肿瘤等。3生殖器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病、盆腔炎、盆腔结核等。4全身性疾病如急性感染、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肝硬化等[2-3]。

1.2 诊断方法:1情况了解:了解患者的月经、生育、避孕史,有无甲状腺、肾上腺、肝脏与血液病及其治疗史,有无激素治疗情况及使用药物的名称和使用剂量以及治疗结果等,了解发病时间及病情详细情况。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身上有无贫血、血液病、出血疾病的症状如出血点淤斑、紫癜和黄疸等,检查患者的淋巴结、甲状腺、乳房等是否出现异常,检查患者的盆、腹腔、肝、脾是否有肿物或出现肿大情况,并检查患者的体征是否正常,精神状态是否异常等。3妇科检查:通过各种辅助检查设备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来源及出血性质,检查患者的子宫颈、子宫、卵巢等有无肿瘤、炎症及内膜异位症等器质病变,检查盆腔和直肠有无病变情况。通常使用的辅助检查方式有:性激素检查,通过采血测定患者的如催乳素、雌二醇、睾酮、FSH、LH等水平;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对患者的阴道脱落细胞采用涂片方式检查阴道上皮细胞成熟指数来了解体内E水平;诊断性刮宫术,根据患者病情可采用分段方式全面刮除子宫内膜功能层,并将组织物进行病例检查,并且通过刮宫还能予以患者止血功效;B型超声,动态检查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与阴道细小的黏膜下小肌瘤及卵巢肿瘤等;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及颈管内病灶的外观形态、位置和范围,并可直接对病症部位进行活检。以及其它如BBT、宫颈黏液、腹腔镜等。

2 治疗

对进过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预防出血、迅速止血、改善贫血;诱导患者正常绝经;有效遏制子宫内膜增生,防止出现癌变。

2.1 药物治疗:1常规治疗:主要改善患者出现的贫血现象,给予患者施用如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铁剂;;对伴有胃肠道疾病可采用如右旋糖酐铁铁剂注射;对贫血严重的可少量多次输血以给予浓集红细胞;对出血时间较长的给予适当抗生素如一、二代头孢类药物;同时对患者辅以维生素C补充。2止血:采用施用孕激素药物如黄体酮、安宫黄体酮、炔诺酮、甲地孕酮、丙酸睾丸酮、醋酸甲羟孕酮等进行内膜脱落法止血;也可采用合成孕激素如左旋 18 -甲基炔诺酮、炔诺酮、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等进行内膜萎缩止血,如遇治疗时出现突然性出血时刻使用结合雌激素、戊酸雌二醇配合治疗。3可服用避孕药作为一种方式治疗,疗效安全,但显效较慢[2],另外还可采用倍美力、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曼月乐等药物治疗,目前米非司酮应用较为广泛,且临床效果较为理想[1-3]。

2.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龄较长并且长时间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进行长期药物治疗的可以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目前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为:1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采用传统的经腹、经阴道手术方式;及腹腔镜辅助经阴道方式;宫腔镜切除方式;宫腹腔镜联合方式等。2子宫内膜去除术:通过宫腔镜及其他仪器除去子宫内膜。包括第 1代子宫内膜去除术在宫腔镜直视下采用激光、电切环、电滚轴对子宫内膜进行去除,及第 2代子宫内膜去除术,无需借助宫腔镜进行手术操作如热球法、微波法、射频法、热水灌注法、低温冷冻法等,该方法为盲操作方法, 对操作人员无特殊操作技巧要求,费用低,应用对象较广[2]。

综上所述,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医药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适合患者的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技术,并且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疗效更理想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冬梅.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体会[J]. 医药论坛杂志, 2014(6).

[2] 陈桂清, 李成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5(3):390-392.

[3] 刘海燕.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4):130-131.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