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前期病变的影响

点击:0时间:2020-04-04 13:57:29

刘新文+吴学华+任爱华+张悦+李伟+王伯忠+杨继东+李希诗+俞李羚

[摘 要] 目的 评价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的影响。方法 100例经双源螺旋CT检测出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49):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0mg/d口服,对照组未行他汀类药物治疗。24个月后复查斑块情况。同时随访患者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颈动脉中膜厚度(CIMT)。结果 51例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总胆固醇(TC)降低14.9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24.22%,总甘油三酯(TG)下降1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7.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斑块平均缩小(2.80±1.83)%,CIMT平均减少(0.11±0.02)mm,hs-CRP减少(2.95±0.24)mg/L,49例对照组斑块平均增加(2.17±1.73)%,CIMT平均增加(0.21±0.03)mm,hs-CRP增加(1.28±0.1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脂及hs-CRP水平,减少CIMT厚度,逆转或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双源CT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6-0434-03

目前对无临床症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均基于已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多项研究发现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低辐射、相对价廉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能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处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1~3]。瑞舒伐他汀是一种强效他汀类药物,有研究表明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中止甚至逆转作用[4~5]。本研究选取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以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进行干预,并予双源CT检查对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病变的变化进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诊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100例。利用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分配方案,分成观察组51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68.45±7.76)岁;合并高血压15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吸烟21例,合并高尿酸血症5例。对照组(未行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61~75岁,平均(67.45±6.76)岁;合并高血压18例,吸烟19例,2型糖尿病1例,高尿酸血症13例。纳入标准:1)冠状动脉DSCT检出冠状动脉斑块,但尚无临床症状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既往12个月内进行降脂治疗者。2)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或周围动脉硬化疾病者。3)之前进行过血管成形术者。4)未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5)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7)血清肌酐>2.0mg/dl。8)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大于正常高值3倍。9)家属或本人不同意该研究。10)研究过程中无故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被随机分到观察组(瑞舒伐他汀片10mg qd治疗)及对照组(不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观察组连续用药2年。检测方法:西门子DS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计算其中斑块占管腔直径的比例,飞利浦Siuelite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贝可曼AU54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平均随访24个月。高血压患者均按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降压达标,吸烟者均戒烟,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A1C均小于6.5%,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均控制正常。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 -±s)表示,组内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瑞舒伐他汀对血脂的影响:瑞舒伐他汀调脂治疗后TC平均降低14.92%,LDL-C平均下降24.22%,TG平均下降1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平均增加7.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服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见表1。

2.2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平均随访24个月后,观察组斑块体积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平均缩小(2.80±1.83)%,CIMT平均减少(0.11±0.02)mm,hs-CRP减少量(2.95±0.24)mg/L,对照组斑块体积平均增加(2.17±1.73)%,CIMT平均增加(0.21±0.03)mm,hs-CRP平均增加(1.28±0.1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双源CT具有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扫描速度提高了一倍,可对绝大部分病人或正常人的心脏冠状动脉进行完全无创伤性的检查,尤其是心率非常快的受检者或者是心律不正常的受检者。有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双源C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93.58%,特异度为99.61%,阴性预测价值为95.31%,阳性预测价值为99.48[6]。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肾及外周动脉等靶器官的损伤,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斑块损害的重要特征,在冠心病患者中,已证实多种炎症反应物水平均有增高,如hs-CRP等[7]。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脂药物,通过降低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等调脂作用,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抗氧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防血栓形成等调脂外作用,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8]。瑞舒伐他汀是一种被摄入后能够富积于LDL并易于进入动脉内膜的抗氧化物质,在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脂类水平方面优于现有同类他汀类药物,其选择性好,肝脏代谢少,药物相互作用少,而且可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9],瑞舒伐他汀作为一种强效的HMG-COA抑制剂,有研究发现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中止甚至逆转作用[4,5]。JUPITER研究[10]亦提示:甚至在hs-CRP水平升高(≥2mg/L)的健康人群,服用瑞舒伐他汀,发生心脏病、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降低。本研究证明,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24个月,能够使血清TC、LDL-C、TG及hs-CRP下降,同时使HDL-C增加,有效地逆转或稳定冠脉粥样斑块,并且使CIMT减少,与临床观察及其他临床研究一致;表明瑞舒伐他汀不但对血脂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且能通过降低血清TC和TG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及减少CIMT。选择性DSA一直以来被作为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在评价血管壁、粥样斑块面积和性质方面尚存在缺陷,不能全面地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而DSCT可以通过定量测定斑块大小及斑块性质,因此作为一种无创检查也可以考虑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前期病变患者的检查,对早期积极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干扰因素较多,尚需要设计严谨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来验证。

参考文献

[1]韩丹,康绍磊,张俊,等.双源CT评估冠状动脉斑块准确性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20-24.

[2]柏辉.双源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疗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5):81-82.

[3]王亮,殷巍,王晓明,等.双源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率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13-15.

[4]Nissen SE, Nicholls SJ. Effect of Very High-Intensity Statin Therapy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the ASTEROID trial[J]. JAMA,2006,295(13):1556-1565.

[5]Domei T, Shirai S, Ando K, et al. Suppressive effects of standard-dose rosuvastatin therapy on the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Japanese patients: the APOLLO study[J]. Atheroscler Thromb,2014,21(12):1298-1307.

[6]Ziqiao Lei, Jin Gu, Qing Fu, et al. The diagnostic evaluation of dual-source CT (DSCT)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J]. Pak J Med Sci,2013,29(1):107-111.

[7]Libby P. Current concept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 Circulation,2001,104(3):365-372.

[8]Nurkic J, Nurki M, Nurki M. 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and lipid status as a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disease[J]. Med Arh,2007,61(3):138-141.

[9]Quirk J, Thornton M, Kirkpatrick P. Rosuvastatin calcium[J]. NatRev Drug Discove,2003,2(10):769-770.

[10]Ridker PM, Danielson E, Fomeca FA. JUPITER Study Group. Rosuvastati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 N Engl J Med,2008,2195-2207.

(收稿日期:2016-6-6)

标签: 文章 患者 心耳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