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读写教育形式 高校英语读写一体化教育形式探求

点击:0时间:2019-08-11 07:47:47

朱丹

摘 要:怎么有用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才能是英语学界评论的首要问题。文章以高校英语专业读写分科课程形状所引发的坏处为切入点,经过评论阅览与写作间的互动联络,从头审视读写教育的实质,指出推进读写一体化教育方法的必定性。

关键词:读写一体化;教育方法;高校;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5-0078-02

英语专业学生读写才能的提高一直是英语教师和从事读写研讨的专家学者们重视和探求的问题。但是张绍杰(2012:1)在整理和总结国内英语教育传统的进程中发现,“在当今以互联网作为重要前言的信息时代,新生代的英语学习者遍及发作了读写危机!”此外, 笔者发现,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系统中读写分科现象显着,阅览课仍然固守着旧有的对阅览技巧与办法进行简略且机械的灌注,对文本“照猫画虎”式的解说等单调的教育办法;写作课仍然沿用着传统的范文解说与摹写、教师担任教—学生担任写、写作内容脱离学习者实在日子体会等刻板的教育方法。张德禄等(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2007:309)也曾指出:“无论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仍是上个世纪展开起来的许多新的教育办法,包含风行全球的外交教育法,都把阅览和写作作为不相关的技能来对待,然后作为独立的课程来教授。”这种读写分科的情况即便于尚在评论中的、针对英语类专业(包含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拟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中也仍然存在。笔者以为,改动教育中读写分科、各自为营局势的有用手法在于推进读写一体化教育方法,而其前提条件就是要认清阅览进程与写作进程的实质,也就是弄了解阅览与写作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联络。

一、阅览与写作的联络

阅览与写作的联络既包含两个活动主体间的互动联络,也包含两个进程间的互动联络。

(一)作者与读者身份的互动

作者和读者是相对而言的,他们之间的枢纽是以文本方法呈现的著作。众所周知,凡是一篇文字著作,写的人被称为作者,读的人被称为读者,作者与读者二者之间看似是两个独立的个别,互相间形似一种简略的单线联络。其实不然。由于作者在创造期间以及读者在阅览期间均存在猜想和揣摩互相心思的进程;并且作者的身份也不仅仅著作的创造者,他(她)也往往是其著作的(榜首)读者;乃至有的作者写作的方针读者就是自己。也就是说,作者在创造的时分和读者在阅览的时分均能够身兼作者和读者双重身份,而这种作者与读者间边界的弱化或消弭正是写作与阅览进程交互效果的成果。

(二)阅览与写作的互动

司托茨基(Stotsky,1984:7)三十年前的研讨即已发现,在有关阅览和写作的研讨中,绝大多数是关于阅览的发作进程以及怎么培育阅览技巧和怎么把握写作办法的,很少有研讨重视阅览了解才能与写作才能互相间的影响。在此之后,研讨者关于阅览与写作间的联络虽然开端给予必定的重视,但他们的研讨却多集中于评论阅览对写作的影响,比方他们会依据克拉申(Krashen,1985)的输入假说理论研讨二语学习者的阅览行为怎么效果于其写作行为,虽然该理论随后因其对“输入”的片面强调和对“输出”的有意忽视而遭到质疑(输入假说理论以为“可了解输入是二语习得的仅有充分条件”[Krashen,1984:61],只要为学习者供给数量满足且方法恰当的言语输入,那么比如写作这类的言语输出行为就能够自然发作)。中文自古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等名句;今世也有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览是吸收,写作是倾诉,倾诉能否符合于法度,明显与吸收有亲近的联络”。理论也好,古语、名言也罢,均足见研讨者对阅览之于写作的效果的重视。但是,有关写作之于阅览的影响方面的研讨却较为罕见。乃至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曾公开声称写作是一种虚伪的艺术,他以为写作的意图无非是经过雄辩的手法(而不是他个人所采纳的经过与发问者面对面对话的方法)使读者信任某个预先确立了的态度或观念,这既是对读者的操作,也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他建议并饯别的是“经过言说的活的重复来提醒真理的存在”,乃至他“自己不著文字,防止文字这种死的重复”(刘浩明,2007:47)。莫非写作关于阅览的影响止于此吗?

实际上司托茨基(Stotsky,1984:16)在同一篇论文的定论部分曾指出:“写作才能较强的人往往会展开成为阅览才能较强的人(无论是阅览他人写的文章仍是自己写的文章);相较于写作才能较弱的人而言,在未来读书的数量方面,他们也会更胜一筹。”别的,Swain(1994)的输出假定理论关于写作怎么影响阅览也供给了必定的理论依据。依据该理论,作为言语的输出环节,写作为学习者供给了发现抱负与实际距离的时机;也就是说,写作能够引发学习者留意到(noticing)自己不能精确地写出自己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一实际(引发留意的功用),然后影响其展开选择性阅览,并测验性地运用阅览中学到的词汇或表达方法来补偿自己之前言语学习的缺乏,进而写出自己的主意(假定检测的功用),这之后学习者还会阅历常识的内化进程以及独立考虑和调查才能构成的进程(检讨功用)。由此可见写刁难阅览与考虑的推进效果。

二、“读写一体化”教育的实质

已然写作与阅览之间存在一种交互联络,那么在教育方面改动传统的阅览教师与写作教师“各扫门前雪”的局势,促进教师“科目个别主义认识”向“科目间协作认识”的改变,推进读写一体化教育方法的树立则势在必行。所谓“读写一体化”,望文生义,就是要打破以往专业科目间分解的单一倾向,完成阅览和写作二者的有机交融。该教育方法建议摒弃传统教育中“阅览才能来自于单词量的扩大”和“造句水平等同于写作才能”的旧有思想方法,“把阅览和写作之间的联络了解为一个循环”,使二者“不再处于方向互逆的直线型敌对状况”(张德禄等,2007:310),进而完成读写相促的教育实质。读写一体化教育不只能够让学习者了解阅览与写作相互效果的联络,激起其阅览与创造的愿望,也能够让他们感悟“读书使人充分,写作使人谨慎”的深入内在,而读书和写作进程中所包含的体会、阅历、感知、了解的进程也正是学习者与常识相遇并对话的进程,这也就是读写一体化课程的价值之地点。

西方有学者曾说,“假如你不想清楚,你就无法写了解”(Langan,2005:3),也有人以为“写得清楚的人才想得清楚”(转引自张绍杰,2012:4)。假如说“读”(调查和听取也是“读”,仅仅其内容未必以文字方法表现罢了)是“想”的大前提的话,那么“写”与“读”之间的联络就是一个以“想”为中介而构建的循环进程。既如此,那么围绕着“想”而展开的评判才能、质疑才能、反思才能的培育也必然成为继识读才能、探求(或研讨)才能、创造(或表达)才能培育之后国内英语专业读写课程上的必然选择,而能够将这些才能归纳开发、有机结合、同步练习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完毕现有课程设置中阅览与写作的分科主义课程形状,加快读写一体化教育方法的执行与推行,变关闭、死板的课程设置系统为敞开、灵敏的课程系统,变单向、线性的教育方法为双向、循环的教育方法,变灌注式、仿照式的教育办法为发现式、探求式的教育办法,完成课程范式的实在改变,进而推进高校英语专业全体教育改革向纵深展开。

参考文献:

[1]刘浩明.文字作为药:柏拉图和德里达[J].博学多才,

2007,(4).

[2]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用言语学与外语教育[M].北

京:外语教育与研讨出版社,2007.

[3]张绍杰.读写危机:当今英语专业面对的最大应战[J].

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

[4]Krashen,S,D,Immersion:Why it works and what it

has brought us[J].Language and Society,1984.

[5]Langan,John,College Writing Skills with Readings

(Sixth Edition)[M].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05.

[6]Stotsky,S,(1983),Research on Reading/Writing

Relationships:A Synthesis and Suggested Direct-

ions[C]//In Composing and Comprehending,edited

by Julie M.Jensen,7-22,Urbana,Ill,:ERIC Cleari-

nghouse on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English,

1984,ED 243 139.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