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教育 图片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效果

点击:0时间:2019-05-28 10:51:08

何秀琴

(西北大学前史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9)

摘 要:在中学前史课程中,教育和学习最直接的依据是教科书。讲义插图作为一种特别的载体,是教师阐明常识,添加讲堂生动性的有力东西,也是学生获取信息、了解常识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来历。学习前史离不开解读前史图片。基于此,本文以“甲午中日战役局势示意图”为例,研讨图片在高中前史讲堂教育中的含义及其效果。

关键词:前史图片 解析 甲午中日战役局势示意图

聂幼犁在其《前史课程与教育论》里说到,“前史图片包括并传递着前史的信息,具有文字无法代替的功用”。在高中前史教育中充沛运用前史图片,能激起学生学习前史的爱好,充沛讲义的文字内容。教科书中插图多种多样,尽管出现办法不一样,但无一不包括前史信息,下面就以“甲午中日战役局势示意图”为例来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示意图”的界说和分类

1.“示意图”的界说

黄牧航以为,“前史图片所指的并不只仅是用以阐明前史的图片,还指用以研讨前史的图片,而任何图片,都能够从前史的视点去进行研讨”。也就是说,全部以图片的办法记载前史的资料统称为前史图片。在中学前史教育进程中,最常见的是讲义插图。插图是前史常识的某些片段、正面或旁边面的状况以及形象相貌的“写真”,是十分形象的前史教材。“示意图”作为讲义插图,直观形象地传达關于战役的一系列信息,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战役分为两个阶段,其发作的地域首要是环渤海一带,清政府全体防护战略有失误,前哨遍及存在着消沉保存的单纯防护战术等内容,能够弥补文字信息,协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讲义常识。[1]

2.“示意图”的分类

前史图片多种多样,为了便利教育能够将前史图片分为不同的类别。

首要,依照前史图片的性质,“示意图”归于再造性前史图片。“示意图”是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经编者精心挑选,作为教科书中的一部分,反映甲午中日战役的内容和特色。[2]

其次,依照图片的内容,“示意图”归于阐明图。“示意图”以图片的办法展现战役中两边奋斗的地域、阶段、重要战役以及进攻路途等常识,协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战役的局势。

最终,依据图片的方位分类,“示意图”归于图文同页图片。学生在阅览讲义的进程中解析图片,有助于激活脑筋华夏有的布景常识,一起供给学生尚不具有的常识。

前史教科书中图片和文字作都具有传达前史信息的功用,但前史图片以其共同的办法,在展现前史常识的一起,添加了前史学习的趣味性。正因为如此,在教育进程中应该注重对前史图片的解读,有用运用讲义插图,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了解前史常识。[3]

二、“示意图”的解读与教育策略

高中同学已经有了必定的读图才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不作为。讲堂教育中教师对前史图片的解读,在添加讲堂的生动性的一起,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的了解,开展学生的前史认知才干。而教师怎么解读图片必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常识的了解。因而,在解读图片的进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多提示性言语,引导学生了解图片信息。

1.解读“示意图”

一般来说,前史图片的解读要由浅入深,经过查询、论述、剖析、探求几个进程。而针对“甲午中日战役局势示意图”,我以为应该选用查询、论述以及探求法解读图片。

合理的查询一般是由全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全体。查询“示意图”,结合讲义常识能够规划以下几个问题:

(1)甲午中日战役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起止时刻是什么?

(2)战役中重要的战役是那些,成果怎么?

(3)战役发作的首要地域是哪里?

其次,正确的论述“示意图”,依据图片内容说出相关的前史事件及来龙去脉等。“看图说史”的进程,协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前史,构成开始的前史认知才干。对“示意图”的论述能够环绕以下几个问题:

(1)日军挑选在环渤海区域进攻的原因是什么?从图片中咱们能够看到环渤海区域是列强实力相对单薄,在此地开战可防止列强对战役的干与。再者渤海、黄海区域为北洋舰队的基地,消除该水兵基地,为日本大规模侵华铺平了路途。

(2)从“威海战役的图解”咱们能够看出什么?图片中中日两边的进退军路途反映了北洋水师没有迎敌而是挑选让步,清军的消沉反抗战略,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按捺了广阔爱国将士的抗敌热心。[4]

(3)“辽东半岛战役和山东半岛战役的图示”,日本挑选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阐明日本在战前对我国环渤海区域的地势进行了具体的查询,战役的准备工作充沛,战役是日本预谋已久的。

最终,学会探求“示意图”,从图片隐含的信息中发掘前史开展的规则,协助学生理清前史开展头绪。我以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掘常识:

(1)从“朝鲜境内的战役图示”咱们能够看到我国和朝鲜联系密切,朝鲜是清政府的藩属,清政府对朝鲜具有宗主权。

(2)甲午战役中我国的水兵实力强于日本的,舰艇数量多,配备尤为精巧,但成果是我国大北。甲午战役失利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利,大大加深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化。图示归纳能够把琐细、孤立的前史常识有机地一致起来,一起学会探求“示意图”对剖析同类图片有严重的含义,学生能在新的情形下快速剖析问题,解读图片。[5]

2.教育策略

前史图片五光十色,在教育进程中对不同类型的图片应该采纳不同的教育策略。“示意图”简练生动的反映前史现象,可是隐含的信息较多,咱们在教育进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深化发掘。“甲午中日战役局势示意图”是典型的战役局势图,解读剖析的时分要从两边的战略战术、重要战场的挑选等方面着眼。总归,不只要清晰清楚明了的信息,更要剖析地图反映的前史现象的布景和原因以及构成的影响,才算真实读懂了前史地图,真实把握住了图中的隐性信息。

图片在前史教育中有文字无法比拟的长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脱离文本剖析图片。图片与文本的结合才是精彩的,好的讲堂应该是奇妙结合图片剖析文本。

三、“示意图”的效果

1.传达前史信息

前史图片以形象、直观的办法传达了前史信息,学生能够直接从图片中获取前史常识。“示意图”是教科书中的插图,图片中包括的前史现象是讲义常识的直观反映,经过查询图片,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战役进程中中日双反的进攻路途及重要的战役等内容,为学生了解战役的来龙去脉供给了考虑的根底。在前史学习中,只要记住重要的前史事件和前史人物及时刻、地址等根底常识,才干把握前史开展的头绪。学生解读示意图后,能把握战前中日两国的不同状况,以及战役进程中两边的进攻路途及战略战术等,使本来杂乱散乱的信息体系化。

2.开展前史思想才干

前史思想不同于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思想,“只能间接地从各类文字资料、前史文物、考古遗址和口头转述中去把握思想客体,思想客体与思想主体一直存在时空上的距离”。前史转瞬即逝,无法再现,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经过影视作品、名胜古迹等办法或多或少了解了中日甲午战役的有关常识,但这些常识并不行体系,乃至会有误差。学生在讲堂上所学习的是经过精心编著,高度浓缩的教科书,具有必定的权威性,对学生前史常识的完善有重要的效果。教科书的图片正是为了激活学生学习前史的思想而选取的,解读图片很有必要。

一方面,解读图片有助于进步学生剖析、比较和归纳才干。解读“示意图”不只仅要了解甲午战役的来龙去脉,更要触类旁通剖析清朝晚期我国其他几回对外战役的来龙去脉,归纳我国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构成进程。如经过“示意图”联络讲义剖析中日战役和中法战役的异同。另一方面,解读图片有助于进步学生的常识搬迁和使用才干。近年来在高考中环绕前史图片命题也有增大的趋势,在教育进程中培育学生对图片信息及其他常识的搬迁使用才干是必要的。

3.培育前史情感

“史学于人生的联系,能够分常识方面和情感方面二部去说。从情感方面说:史与诗(文学)有相同之处,如读史读到古人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論他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咱们的爱情都被他激起鼓动了,不由的感奋鼓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危亡的大任放在自己肩头。这是关于爱情的。”学习前史不是单纯的把握常识,而是在学习的根底上培育学生的前史情感。解读 “示意图”咱们学到的不只是根底常识,还有我国面临外敌侵略勇敢反抗的决计和勇气。在前史教育的进程中,直观的图片给学生以启示,激起学生的情感,使之构成前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前史图片是一种教育资源,一起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法和办法。在教育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前史地图,不只能够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爱好,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把握常识,培育解读图片和常识搬迁的才干。因而,教师更应该在教育实践进程中深化发掘地图中隐含的信息,协助学生学会解读图片的办法,更好地把握常识。

参考文献

[1]前史与文学——以翦伯赞著作为中心的讨论 [学位论文]黄文丽,2015年 山东大学

[2]高中前史教育中培育形象思想才干的研讨与实践 [学位论文]田英,2004年 东北师范大学

[3]李大钊著.史学要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70.

[4]聂幼犁主编.前史课程与教育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0.

[5]黄牡航.中学前史教材图片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前史教育,2001(09):27.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