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蟹与作文

点击:0时间:2021-07-02 21:16:51

远古的水草

吃蟹是风雅的事。吴越人吃蟹,有“蟹八件”:锤、铲、匙、钎、筷、镊、砧,将蟹肉全部吃尽,一点也不浪费。高手吃蟹,肉尽而红壳完好无损。其实并非贪,也不是馋,而在一个“雅”字。吃出境界,就要有点“痴气”。

李渔是蟹痴,嗜蟹如命,自称买蟹钱为“买命钱”,在那篇有名的《蟹赋》中,他连呼“蟹乎!蟹乎!”,爱蟹之情跃然纸上。在李渔之前,文人如张志和、杜牧、苏东坡等都有题咏,但因未痴情绝对,所以可以说,直到李渔,蟹才真正具有食文化里的“雅致”之趣。

李渔的蟹说之所以千古独步,在于他有独到的见解。天下所有的文章,无卓见则无骨。世人制蟹,或以之为羹,或切脍生吃,更有人断之为两截,用油炸着吃。李渔对此痛心疾首,甚为不满,认为这是糟蹋螃蟹,并提出他令人拍案的立论:“世间好物,利在孤行。”

何以言此?本色最重要。《红楼梦》里的茄鲞,美则美矣,但还是茄子吗?如果把螃蟹做成老鳖味,又何必要吃蟹,直接炖老鳖可矣。就如文章,骈体固然深得汉字之华美,而终于为散文代替;文言固然雅致,而终为白话代替,皆因代替者表达更自由,更本色,更能保持作者的“自我”。掺杂了太多的佐料,必然要为“形式”牺牲很多。所以要“孤”,保持自我的独特性,唯“独特性”才是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他接着分析:“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螃蟹没有那么美,李渔因爱之切,所以夸张了。物各有禀赋,各有其美,能尽潜质,皆是大宗师。所以纵使小如虾子,也可有“孤行”的自信。艺术更是靠自信支撑的行为,所以我们应该谅解并欣赏艺术家的自许。同样是蟹文章,李渔自信独得真理,言之笃定成理,令人耳目一新。

因为要保留本色本味,李渔坚持螃蟹还是清蒸的好。少时读书,对大家文章颇为不屑,以为殊少文采,倒不如作文选上的作文,辞藻华丽,修辞繁美。自己作文,也必堆砌辞藻竭力修辞——这就是让李渔非常痛心的螃蟹“为羹”“切脍”“切断油炸”了。年长之后,才能品味知堂散文的妙境,正如清蒸螃蟹,能品得真味。

《红楼梦》里写吃蟹,公子、小姐、太太都是“把酒持螯”的。李渔说吃别的东西,别人可以帮忙,比如说主人剥鸡蛋壳,但是吃螃蟹、嗑瓜子、吃菱角三件事必须亲力亲为,“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且似不成其为蟹与瓜子、菱角,而别是一物者。”剝好的瓜子不香,必须“嗑”一下才有味道,这样的感觉很多人都有过,笠翁写来,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这才是大家文字。作文或品文,其实也如吃蟹,必须亲力亲为的。看评述,不如看原文;读不能代替写;讨论不能代替著文;眼高常常手低。一句话,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李渔不是全对的。蟹性寒,吃多了伤胃和脾脏,要佐以黄酒和生姜,再加一杯菊花茶:“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就像写文,适当的修辞和华彩是必须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而已。

(编辑 王玉晶)

标签: 文章 李渔 读书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