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探析
王杏梅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本文总结出新课改下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高中化学;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一切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了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1、通过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质疑、释疑,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教学“钠和钠的化合物”时,通过引用典型例题的方式使学生对比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关知识点,并且在授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实验验证他们的观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实验演示,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去探索相关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探求新知。
1、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浓硫酸”性质的时候,笔者就根据书上的黑面包实验设置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在蔗糖里加了少量的水,它利用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到后来蔗糖为什么会变黑,又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这样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2、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金属钠”时,在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对Na与Cu(OH)2溶液、Na与不同酸溶液(稀盐酸、浓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反映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探究,并且巧设一些实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师的演示下,他们也会很快地明白“钠与酸“的反应首先不是先与水进行反应、而是与酸中的氢离子先进行反应这一细节性的化学知识,加上教师及时讲解,他们很快就掌握了知识,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加强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索和验证化学规律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让实验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时,笔者准备了缺铁性贫血患者所补的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片,让学生用Vc来验证氯化铁的氧化性。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如补铁的时候适量服用维生素C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学生也感到了化学可以很好地为生活服务。这样,化学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化学实验教学每告一段落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写一些学习心得或小结,回忆、反省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养成课后及时复习、整理以及归纳的好习惯,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中化学课堂评价不仅是一个评价过程,也是一个激励学生、优化教学的过程。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苏霍姆林斯基说:“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因此,教师要把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和表扬学生的闪光点。比如,教学“二氧化硫”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分别对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与危害等进行汇报,有的学生表现得非常好,笔者及时给予了他们充分地肯定。在教师肯定下,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效促进了教学顺利开展。
2、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唯有如此,教师的评价才能够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进行评价时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下,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教学的主导,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以及总结,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