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见死不救”,印度人为何“冷漠”

点击:0时间:2021-06-23 18:07:43

Preeti+Jha+吉扬

“如果当时有人伸出援手的话,他现在可能还活着,”金黛尔说,她对没有人帮助自己的儿子感到气愤,“每个人都跟我说他们是因为害怕警察。”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路人一般会尽可能地帮助伤者,至少愿意帮忙打个电话叫救护车。但在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印度,事故伤者很可能会遭遇“无人伸手援助”的窘境,无助的他们只能自求多福。

2013年,坎内亚·拉尔一家四口共乘的摩托车在印度北部被一辆卡车撞翻,肇事车辆逃逸。拉尔的妻子和8个月大的女儿躺在路边,浑身是血。拉尔抱着4岁儿子在路边苦苦呼救40多分钟,路过的摩托车、轿车和巴士无一理睬,直到一名收费站员工发现情况后通知警方,才得以将他们送至医院,但拉尔的妻子和女儿到院时已不幸身亡。

这段监控录像在电视台播放后,举国震惊。拉尔妻女的死亡引发了全民关于交通事故中“路人”角色的激烈争论。印度媒体称这次事件为“公众冷漠的新低点”,有的甚至将这称为“人性泯灭的一天”。

而在致力于提高道路安全的活动家皮沃什·特瓦利看来,这个事件的重点不在于人们同情心的缺失,而在于整个制度设计并不鼓励人们救助事故受害者。

特瓦利自身的经历让他开始关注这个议题。大约在10年前,他17岁的表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车撞伤。“很多人都在驻足旁观,但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特瓦利说,“表弟最终就在路边失血而死。”

后来,特瓦利尝试分析人们的这种冷漠行为。他发现同样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一再地发生。本来可以伸出援手的路人却退缩不前,站在一旁什么都不干。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害怕警察,”他说,“如果你帮助了别人,很常见的情况是,警察认为是你犯了错,出于愧疚才帮助伤者。”

这个发现促使特瓦利成立了“拯救生命”基金会。在2013年的一份调查中,他们发现74%的印度人倾向于不帮助交通事故受害者——无论是在单独面对伤者还是有其他旁观者的情况下。而其中的原因除了害怕无辜承担罪责之外,还包括担心成为案件证人,受累于庭审——印度的诉讼程序是出了名的冗长。另外,如果他们送伤者到医院,医院要求他们支付医疗费用也会成为他们担心的事情。

在一个急救服务健全的国家,遇到这种情况,路人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叫救护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安抚伤者,告诉他救护车已经在路上了。

但在印度,救护车资源供不应求,而且救护车抵达事故现场的速度常常过慢,救护装备也太落后。这让交通事故现场的救助极大依赖“乐善好施”的人。按照特瓦利的说法,印度有很多好心人,只是他们在行动前,也不得不权衡利弊,顾虑再三。

特瓦利对比了路人对火车事故和爆炸事故中伤者的反应。“这种情况下,在警察和媒体赶来之前,伤者就已经被路人们送到了医院。”这类大型事故和一般的车祸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受害者常常只有一两个人,“这样被冤枉的概率就会高很多。”特瓦利说。

“拯救生命”基金会于是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了诉讼,要求为路人提供法律保护。在一年前,这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印度最高法院发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方针,包括:允许人们在拨打急救电话报告交通事故情况时匿名,向他们提供刑事豁免权,禁止医院要求送伤者到医院的路人支付医疗费用。

然而,指导方针发布仅仅两个月后,又一起被监控摄像头拍下的交通肇事逃逸案震惊了全国。

“看到他们袖手旁观的样子了吗?”安妮塔·金黛尔一边翻看着手机上的视频一边愤慨地说道。在这段被网络疯传监控录像里,金黛尔20岁的儿子维奈骑着一辆摩托车,突然被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倒,当时有一群人在旁边围观,但是没有人上前帮忙。

去年7月,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了人们新一轮的反思,甚至总理莫迪也在每月例行的广播讲话中向全国民众谈及此事。

“如果当时有人伸出援手的话,他现在可能还活着,”金黛尔说,她对没有人帮助自己的儿子感到气愤,“每个人都跟我说他们是因为害怕警察。”

对于瓦特利和他的“拯救生命”基金会来说,他们的战斗还在继续。

今年3月,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强制执行去年颁布的指导方针。为了确保指导方针真正能得以落实,“拯救生命”基金会积极游说印度的29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将这些内容写进“好撒马利亚人法”(给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中。

什瑞吉塔·拉威德兰是印度一家连锁餐厅的总经理,在他看来,相关立法刻不容缓。

今年1月,他在印度西部的普纳市街边发现一个流血受伤的老人,围观的人群都在讨论该如何是好,却没有施救。拉威德兰将伤者抱上了自己的车,然后载他去医院。

最近的那家医院先让拉威德兰填一堆表格。看了填表内容后,医院就把他们打发走了。到了第二家医院,被要求填写的表格更多,拉威德兰说,光是填表前后就花了三个小时。

“他们会问,‘你是病人的亲属吗?只要你一说‘不是,他们就什么都不愿意干了。”拉威德兰说,“必须有人出面确保一定会支付医疗费用,他们才会予以治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宝贵的时间就流逝了。”

所有表格都填完后,这位受伤的老人终于得到了救治,但为时已晚,他最终还是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

摘自《看世界》

标签: 冷漠 他说 文章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