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越界者

点击:0时间:2021-06-14 16:58:07

宋阿曼,本名宋晗,1991年生,西北大學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小说和诗歌散见于《西部》《作品》《延河》《飞天》《黄河文学》《回族文学》《山东文学》《短篇小说》等刊物。

我并不相信灵魂的存在。因此,你们大可不必惊讶于我接下来的举动。

脚下的路坎坷不平,和走过的许多道路一样。不必特别琢磨我身处何处,是早年呆过的北方海滨城市,是西北方向的故乡小镇还是安放后半生的南国水乡,这都不重要。这条甬道没什么稀奇。两排亮度很高的光源,呈平行四边形,鱼鳞一样层层铺开,目力所及处是一个小光点,像高速路上的隧道。

我的眼前出现两幅幻想故事。一幅关于我的母亲,说幻想故事,是因为母亲所在的画面全然陌生,是我所从未领略过的。盘山小路上,她穿着红布衣裳,扎着辫子,一直在走。月亮很亮,携着淡红色环状月晕,未经裁剪的月光将路面渲染得晶晶闪闪。没有风声,能听见山崖下,河流哗哗的奔流。

在下坡处,母亲开始奔跑,辫子和红衣裳在河水激荡声中飞扬,她开始加速,脚步变得凌乱,她终于没有停稳,在摔倒的一刻,我看清她手里拿着一个木板凳。她面朝下扑倒在地,木板凳飞出去三四米远。她爬起来,手掌擦破了皮,她捡起木凳,继续往前走。

她十一二岁的样子,两腮有婴儿肥,下巴很尖,瘦瘦薄薄,这幅样貌很难联想到她发福后那扁平圆浑的面盘。

视野拉远,这是黑暗余留下的一个岛屿,一座山,一条路,一湾通天河。四周黯淡,万物静默,月光只照向这一片土地,照在母亲的脸上。方圆之地,只有她一个人在走,一副要将这条路走到尽头的样子。我俯视着她,跟着她。

天边出现了彩光,眼前温暖了起来。耳边传来吉普赛现代游吟诗人的吉他曲,切弦拨弦密度集中,在这空旷处天籁一般回旋。一叠叠彩色光线在天边铺展而过,出现,消失,新的出现,重新消失,没有一种重复的色彩出现。那些奇怪的颜色是我双眼所未领略过的。吉他弹奏的古典旋律也全是我从未耳闻过的。我大大惊讶于这色彩和旋律。这种景象带来的满足感是无止境的,就好像找到了终生莫名渴望的答案。

母亲走了很远,小小的人儿就像一颗铺在路上的沙粒,欢快蠕动的沙粒。她似乎看不到天际正在变幻的神奇的极光般的色彩,听不到这天籁般的古典乐,她只是往前走,在这无人的长路上蹦蹦跳跳。我陶醉在面前的景象中,已然忘却刚刚还身处在一条枯燥的,净是鱼鳞光斑的长廊。

母亲不走了。她停了脚步,放下小板凳,她的面前果然有一个水泥涂抹的台子,其上光火流转,闪电一般,蓝袖子、粉袖子、黑袖子,花脸、黑脸、红脸、白脸,一闪而过。这是母亲热衷回忆并重复讲述的那个戏台子,几十年时间过去,她童年的人事早被遗忘,唯独这个戏台子还鲜活,还在一遍遍地讲述。母亲坐在那里,于寂寥的荒野中,除了她,什么都没有。她坐在那里,格外地专注,歪歪脑袋,捋着花辫。她从口袋拿出来一颗火柴棍长短的水果糖,糖纸反射出盈盈寒光,她将糖果掰成三段,其中两段装回口袋,一段放进嘴里。

在这整个目送过程中我是讲不出话来的。或许你不能理解那种喉咙好似被软胶黏住的感觉,发声器官没有感觉,不再需要调整呼吸尝试去说话,一切都是虚妄。你可以看到许多画面,看到你没看到过的,看到你想看到的,并且笃定这一切只有你一个人能看到。这看似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我正处于这种不可思议之中。

我清楚在正常时光轴中我不可能有这些记忆,更不会产生如此清晰的画面。也许我此时看到的东西一直潜居在我的记忆里吧。我对诸如记忆宫殿之类的事物没有过思考,即使在现勉强去拼接,我很明白,我此时所知道的事情该是以我生命线条的开端为起点去包揽的。

我不大愿意把此时的时间浪费在求索上,尽管这一切是如此不可思议。你不需要感到惊异或迷沌,我只是说了我看到的眼前真实的场景。一开头我就坦白,我是不相信灵魂存在的。

看着我的母亲越缩越小,化成宇宙之中的一颗质子,一颗幸运地能促成生命的质子。她没有动,是我在以超越光的速度朝后运行,穿越了层层障障的空间平面,从中间陷入,平行的空间像细沙淹没石子一般将我吞吐。我感觉不到任何外力,但那感觉分明像是有一只大手从后背拽着我,轻盈,飞快,不由分说。

我能站稳脚了。回过神,刚才的整个行程在一瞬间就已完成。

眼前是四方四正的城市,设计者将它设计成历史的见证物。这需要身处其中的人民去领悟这历史巨大的隐喻。我向来不屑于胡说八道些历史与政治,但此刻,我俯视着这空荡荡的城市,我能一眼看穿城墙的厚与密,看穿高密度的砖瓦泥土覆盖之下的几块人骨,这些已经无限趋近了历史与政治。

夜晚显得疲惫。建筑丛林中的一个老妪,更加疲惫。

这是我到过的地方。我很确定偏西的街区曾是一片壁石残破的拆迁区,灰尘中的人们盼着摩天建筑的完工;简易工棚里的年轻母亲常年望着窗外半空中的人,人在工地上起着高楼,像一节节短信号支在空里。东边的街区有许多挂在楼宇间的大屏幕,一些人贴着地面行走,有些人在半空中行走,华服组成风景线,世界被保守切割,一百层的空间里,每一层都有人在行走。

记不清这些画面是何时钻进我的大脑,评述城市是无聊和无用的。城市属于城市的安排者,权力者是善变的,和那些信号一样在一茬茬地换。

我能看到一种文字和全宇宙的文字,一朵玫瑰和全宇宙的玫瑰,一坛酒和全宇宙的酒,一个人和全宇宙的人。但此刻我不想再大谈文字、玫瑰和美酒,即使这些意象或许指向更大的空间。此时,我只想说说这个人。

这是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二篇章,说是幻想,因为这是一个我从未谋面的主人公。没错,就是眼前这个老妪。空荡的门厅,没有颜色的墙壁,一盏将熄未熄的台灯,一张双人床。床上躺着这个老太婆,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她又一次在和失眠说项。我不知道为什么是又一次,此刻我所有的认知都是从脑袋里跳脱而出的,我本人是无能为力的。

她太老了,衰老总是带来巨大的孤独。

房间静的像盛满白水的杯。孤独缠绕住黄昏日落前的最后一熄光柱,攀爬又拉扯。天色終于还是暗了下来,她熬白了发,只在最下层留有一簇乌发,摊散在枕上。仔细聆听,可以能听到她体内的液体,在茕茕流过。

她一直在左右翻身。许多画面支架着她的眼皮。她看到自己站在博物馆三楼的木架子旁,窗外落雪无声,有个男人在告诫女人不能用新眼光看待老绘画。她看到那个被自己盯着看的男人,那时还不知,以后要为这个男人冒亲情断裂的风险。她在惨白的产房里,她的呼嚎和一个裹着血浆的孩子的呼嚎混在了一起。一个拥挤的客厅,黄色墙壁黄色的灯,将满桌食物照得金金灿灿,一屋子的人不是她首先开口打破的沉默。她的女儿爬上她母亲的肩膀。高原、油画、家具、雪面上的曙光、冰雹和遗忘的所有物和景都历历浮现在眼前。最后在空荡无人的荒岗,蓬草野花淹没了一个个石碑,她腾空的羽翅变得干涸,羽毛远飞消逝,在原始的混沌景象里她摆脱掉了所有情感的负累。终于,亲情和爱情从与她肉身的联系中得以解脱了。

在她的意识里我看到了自己。我的脸无数次在车窗外闪过,以同样的频率重复同样的画面,像卡壳的留声机。

那是我一次次送别她的场景。

她对面墙壁上的褪漆镜框里锁着许多往事,框住幻想和那些已不存活于世的人。妻子和我站在公园的假山前,中间夹着扎双马尾的女孩,六七岁的稚嫩样。女儿右手捏着葫芦瓶装的果奶,左手总爱乱动,她惦记着路对面卖糖人的手艺人正在完成的蝴蝶,怕拍照的工夫蝴蝶做好并且飞走。她双眉紧蹙,瞪着眼前拍照的路人,这位我随意拦截下来的游园者。

锯齿边框的照片里一个扎辫子的女孩站在山路蜿蜒的景布前,红布衣裳,两根细黑的发辫搭在耳垂之下,色彩已经改变,画面被渲染上一层淡茶色的历史感。这照片我见过,躺在我母亲的贴片相册里,小时候的我目不停留地翻过无数回。这张照片此刻就悬挂在我女儿照片的旁边,比我女儿只大一两岁的样子。

山路上的红衣女孩盯着翻来覆去不得成眠的老妪,不得成眠的老妪想着年幼时的举家团聚。

鱼鳞状的白光开始间断出现,让人眩晕。我国望一眼躺在床上的衰老女人,孤独的眉目鼻眼,瘦弱枯竭,又怎能和我的女儿重叠成同一人。

我放弃了逗留。当我刚一放弃挣扎,便立刻被拽回那漫长的白光甬道,刚才的所有不过又是眨眼一瞬,只有这漫长的白成了此刻真实。

当我在讲述这些画面时,我会说我并不赞同。我并不认同我所讲述的一切,尽管我已经开始讲述。即使我们需要诉诸物质之外的事物,比如诉诸灵魂来解释一些让我们哑口的现象,但我仍然不相信灵魂的存在。身体已经逝去,此时最能解释自由意志,我感到喜悦和欣喜。但我并不急于探索经验与文化,我只尝试讲述,将肝忆和所见毫无私心地归置在你们眼前。

还是幼童的母亲和已为老妪的女儿,尝试要将我引入一种略带轻蔑的圈套。我无法单纯地用故有经验解释这种意识的创造。不知如何解释并不代表要我要改变立场。

接下来的每一步走得都相当雷同,我踏步在这条隧道里,完成着走步的动作。我感觉到周围的湿冷。就快到达尽头处的光点了,我尽量保持平和,难以熄灭即将应对终结的紧张感。它能满足任何孩子般的好奇心,任何隐秘的欲望都被公诸于此。

甬道的尽头有两扇门。

两扇寻常的白色大门,占尽了全部道路。我看到了空气中的剑拔弩张,一片片云一样的介质要通过我的瞳孔进入我身体的指令区。这并不出意料,我这一生做过不少眼花缭乱的选择,将这些经历完全了才能心安理得地来评估这最后的选择,不考量一切外在指引地,去选择生或者选择死。

我很好,只是将死。

两扇门,必然是两个不同的选择,甚至截然相反的结果。我得在承受结果前论证我此刻选择死亡的合理性。我以为命运之门的设置者在用生之乐趣引诱我,以为我必然会有得失的乐哀。我看过无数日落场景,沉醉在余晖千百种色彩可能里,完全的解放,已经很接近美。似乎足够了。

那些活着必须面对的厌烦、器械、想念、佯装和失禁,会逐渐消磨我这一生积攒起的美感。必有一死已是不争之实,活到满意为止便成了福分。如果在八十七岁的这一天,我有尊严地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完全没有遗憾,我带走的是自己的尊严和这个世界的宽待。

我的脑海似乎翻腾起整个宇宙,发光浮动。选择在我前方悄无声息地等待我降落。我隐约有着体会,这次选择决定着我以后是否还要面临选择。故事书里玄乎其言地说了太多死亡版本,人们总是喜爱给未知未解的事物戴上几道面纱。

我迈出左脚,觉得别扭,先迈出左脚似乎不符合我日常的行走习惯,身体和脚往同一个方向摆动,脑袋转向也觉生硬,一点不像随意为之。我第一次对平日全然忽略的事感到困惑,走姿,突然不知道怎么走才是自己的走法。双脚像是第一次触地般的无所适从。于是我决定让身体和意识朝不同的方向去。我快速走向那扇意识强烈否定的门,放弃一切思考,不知出于恐惧还是希望,我指尖轻轻一碰,门便应手而开。

蓝色包裹着一片水泊,水面长着两棵半树,中间一棵是银杏的黄,左边是一棵树的全副枝干,但已枯萎成桀骜张扬的灰色,永远静止了。离黄色更近些的,是半棵树,两重不同厚度的青绿交织在一起,将半棵树在水中褶皱的倒影装点得有声有色。看到了古桥和小镇,内陆河横穿而过,五光十色的艳灯投影在水面,桥洞上缀着鲜红的光,幽幽明明,将河流切割。空气中有淡紫色的香,淡淡的花粉味儿漾着。

螺旋的风在头顶跳跃着,人很多,没有一张见过的面孔。骤而狂风四起,为风雨所驱,我钻进离我最近的木门。

门内是一切假象的堆砌。适应光线后,我环顾四周,看到清晨降临时照进我卧室的光,一切都是熟悉的场景。我听到牛奶配送员敲隔壁人家大门的声音,他总是在同一时刻出现在隔壁门外。我离开卧室,一面镜子挂在正对着木门的墙壁之上。我走了上去,站在镜子前,什么也没看到。我的头,我的脸,我的躯体……我看到了我身后的木门,敞开了一半,雨滴飘了进来。我勉强抑制住惊骇,将手放在我预想中脑袋和胳膊所在的位置,但那里什么也没有,空荡的和镜中一样。我尝试去触碰我的躯体,却是空空如也,无法感知和触碰。

“心灵和身体在逻辑上是截然不同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可是怎么做得到呢?怎能想象自己的心灵独立于身体存在呢?我是不相信灵魂的,我不能讲述一个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故事,不能脱离一件事物去想象一件事物。

我绕开挂着镜子的墙面。

在一个巨大的白色立方体中,我看到了我自己。

他躺在升降床上,无意识于医生将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欣喜。他细软的白发已经剃光,戴着蜘蛛网一样的帽子,无数管子支架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他的喉管被切开,已经失效了,像再也发不出声响的留声机,被彻底摧毁了。他胸膛有着极微弱的起伏,像熟睡中的婴儿。

我悬于他之上,垂直看着他,看着自己。

用过的内啡肽注射器被医生归类扔在中间的垃圾篓里,我的生命已经被消耗殆尽,只剩这一摊荒唐的残渣。

我的嘴角向上抽了一下,右手食指关节随之抽搐,我能感到口水顺着嘴角在流淌,但我无能为力,我的肌体已经不听指挥,我的骨骼成了一堆毫無关联的散架,我感受到神经元在传递中一次次崩塌。

一座死火山屹立在原地,覆着暮气沉沉的白霜。一种现实和一种现实交织,死火山那灰色的土壤好像就在眼前,这样的景象似曾相识。

太晚了,已经来不及了。即使我现在已经清醒,但是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躯体。我做不到了,没有能力去杀死那个人了,我动弹不得,也不会有谁能帮得上我。

我是不相信灵魂的,我要讲述死亡,打碎它的神秘,我毫无恐瞑。只是,我看到的一切,我不能解释给你听。比如刚睁开眼的一刹那,我便嗅到了由指尖传来的淡紫色的花粉香。

写到这里,他停了下来。将垫在胳膊下的两本书放回书架,顺手把书架上一个古朴的陶罐拿了下来。陶罐里装着滇红,是客人送的礼物。他沏好茶,又回到书案前。为避免犯学识上的错误,他比照着摊开的笔记,将文章又读了一遍。这是他在互联网听耶鲁大学SheIlyKagan教授的死亡哲学公开课时做的笔记,未经漂白的纸有些枯黄,听到“跨越时空的同一性”那一节,笔记本已写过一半。这套公开课看标题似乎抽象难懂,但听进去的倒觉得明了,Shelly教授擅长将抽象理论还原到生活场景之中,这让他浮想联翩。

人会死,但要如何面对这一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不朽的吗?我们的灵魂能够永生吗?死亡的学识如何影响生活?这些问题在他心中持续发酵,好像信奉了一个新宗教,这一切让他狂热。他昏睡的次数越多,他就越爱在清醒的时候思考死亡。记忆力变得极差,他习惯用冷漠用去掩饰退化。他叫不出孙女的名字,就索性无视她,这样的事情多了,最终把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邻里都说,离那个一头白发的老人远一些,书读多了,读成了怪人。

他要在死前搞清楚死亡。在写下这篇文字前,他已经写了十余种版本,他的想象力在一次次创设中愈发丰富,他写过天堂、地域、炼狱,写过海底、地心,写过肉身腐化过中的知觉和意识消散的慢步骤。他坐在书桌前,呷了一口滚烫的茶。回想过去种种死亡创设,愈发觉得眼前的生活没意思。早晨起床后,他拉开落地的绒帘子,阳光落在脸上,他觉得索然又凄清,在光里站久了,他竟然打了一个冷战。他又合上窗帘,打开了吊灯。早餐是简单的麦饼和一盒牛奶,牛奶是放在暖气上烤过的,同样的早餐自妻子去世他已经吃了近四年。他从厨房走向客厅,停顿了四次,他左手拄着手杖,将力气集中在左脚上,右脚轻轻点地,然后将拐杖换到右手,身子一经颠簸,超前猛地一扑,带动右脚向前挪了两寸。不到四米的距离他得几分钟走。

终于走到了客厅的窗口,那里有两张摇椅,是他送给妻子的结婚纪念日礼物。大飘窗采光很好,在这扇窗前他和妻子有过许多个惬意的午后。那时候他的腿还灵光,妻子也没病入膏盲。他望着右边空荡的摇椅出了会神。他打算在摇椅上坐一会,但是右腿的麻木让他坐下的动作难保持平衡。他试了四次,都有摔倒的可能。他用左手按在椅子一侧,然后扔掉拐杖,用右手按在另一侧,让身体保持平衡,也固定住了摇椅。他慢慢地往上蹭,背挨上椅子时他松了一口气,终于坐了上去,他用脚将拐杖拨到右手边。妻子去世后,他右边的身体好像也一起死了,没了知觉,使不上力。

他保持这个舒服的姿势,躺了许久。想起妻子还在时,一躺上摇椅就会睡着,他摘去她的眼镜,给她盖上毯子,她干瘪的嘴唇蠕动,散发出几个听不清的音后又沉沉睡去。想到这里,他把目光落在地上,那里摞着两本影集,影集上放着妻子的眼镜。这是一架折叠老花镜,眼镜腿上有五瓣的梅花。他戴上眼镜,拿起了两本影集。

上面一本,大红绒面封皮上有个玻璃罩,里面一只白黄相间的长毛猫;下面一本是黑白色封皮的线圈相册。翻影集是他和妻子每天的必修课。红色那本是记录女儿成长轨迹的,黑白那本是一些家族老照片。

他翻开红色那本,满月,周岁,一岁,两岁……每年女儿生日那天,妻子都要带她去拍张照片,直到十七岁,女儿不再愿意和家人一起过生日,她有了自己的主意,邀请了同学朋友去外面聚餐。刚开始的一两年,妻子不适应,日子久了,女儿离他们越远了,她反而适应了。他拿起那张在假山前面拍的合照。照片已经褪色了,只有葫芦果奶瓶子的大红色还艳艳的。中间那个扎双马尾的女孩,已经有些面目不清,他也不能凭记忆去添补了。他将照片卡回塑料薄膜中。看到那张全家福,他明显停顿了一下。画面上的灯光金灿灿,桌上摆满了食物,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小孙女爬在妻子的肩头。大家脸上的笑容都很含蓄。这本相册后面全是空的,塑料薄膜很崭新,摸上去有些割手。

他又拿起黑白色那本。里面的照片也都是黑白的。一张破落屋檐下的合影,有四代人,他戴着一顶帽子蹲在最前头,有他的祖母、父亲、母亲、哥哥、姐姐还有哥哥抱在怀里的小侄子。他翻了过去。他记起了家乡的那个戏台子,常有流动演出队经过他们那里,偶尔唱上一台,他就和姐姐拿着小板凳走几里路去听。他拿起一张照片端详了许久。照片上是一个大喷泉,他和妻子坐在喷泉外的大理石台子上,互相看着。那是他们第一次出门旅游。

他有些眩晕。合上相册后,他将它们和眼镜放回原地。他想到了那两扇门。另一扇门里会是什么呢?另一扇门应该就是死亡吧,死亡究竟是什么感受,Shelly Kagan教授到底还是没有讲清楚。他想象的十余种死亡过程甚至有些自相矛盾,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它们的丰富性。死亡像是一种短暂的超现实游历。反正,总比痛苦活着精彩,他想。

在妻子离世这件事上他曾助有一臂之力。在那之前,他和女儿感情撕裂。女儿认为必须将她母亲送去医院的监护室,妻子不愿意去那里,而他站在了妻子這一边。妻子不愿意在一把年纪时离开家把自己交给别人,变成一个实验品,女儿觉得他们心疼钱会制造出太多麻烦。没多久,妻子就在那张摇椅上彻底睡了过去。女儿来哭了一场,眼里尽是愤懑。想到这里,他又想起身,但他发觉,坐久了身体已经软麻,使不上来劲。

他用脚踩住摇椅下的横梁,先将椅子稳住,弯腰去够拐杖,突然椅子扣下来,他差点滑出摇椅。第二次他终于起了身,拐杖像生的最后一息温度,手掌心用力地撑着。他蹒跚而静默,静气凝神地走这几步路。屋子很静,静的像盛满白水的杯。他终于挪到了书桌前。他将茶叶罐放回书架。钢笔插进笔筒,再把墨水瓶拧上。将摊开的笔记拉到跟前,从后往前,一页页翻,他左手捧着笔记,右手摩挲着纸张,直到第一页。他合上笔记。将自己写的十几种死亡的手稿压在笔记本下面。他拉了拉椅子上的坐垫。

他又回到了摇椅,带了一条线毯。他像上一次一样坐上了摇椅,把毯子一直拉扯到脖颈上。他从落地灯的红木抽屉里摸出一个白色罐子。这是为妻子备下的。以备不时之需。他吞下白色片剂后,用尽全身力气拉开了落地帘子,摇椅猛烈簸动了几次,又归于平静。他的呼吸也趋于平静。光线太强,他的眼睛睁不开。当他慢慢睁开眼时,他看到一条白色光的甬道。光源很亮,光斑呈平行四边形,鱼鳞一样层层铺开……最后他看到死亡是一面黑墙。主持人的话

这不是一篇描写死亡的小说,它写的是对死亡的思考。死亡,大概是最古老的哲学命题。苏格拉底就说过,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出路好,只有神知道。思来辨去,看来人是很难做出完美的回答的,只有神有这个能力。

宋阿曼的《越界者》描写了一位老者对死亡的探索。想到死亡,他的脑海里就出现两幅画面:儿童时期的母亲,与已到暮年的女儿。显然,这两者都是他无法亲见的,只能用想象(记忆)来完成。可它们却如此鲜活,仿佛他早已经历。

关于死亡,这位想替人类想得更清楚的智者,“已经写了十余种版本,他的想象力在一次次创设中愈发丰富,他写过天堂、地域、炼狱,写过海底、地心,写过肉身腐化过中的知觉和意识消散的慢步骤。”他也已经看到过死亡,妻子的死亡使他近距离地看到了它,却又使他失去了女儿。在大量的思考与描述之后,最终,他只能亲自去体验死亡的滋味:“最后他看到死亡是一面黑墙。”

我不能说宋阿曼已经把死亡写得足够清楚,她只是开了一个头,或指出了一个方向。这就已经很可贵了,毕竟,这已经是一个不再思考死亡的时代:人类已经亲手杀死了神。

同时,我不能掩饰我对于“思索的小说”的喜爱。

——邵风华

标签: 讲述 记忆 女孩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