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向“内”寻求自我——对现代文明的两点思考

点击:0时间:2021-05-16 22:55:45

孙雁北

叔本华说:“人总是在痛苦与厌倦中摇摆”。它是如此准确地描述了当下人的生存状态,在困顿中痛苦,在平庸中厌倦!而相比于叔本华生活的年代,在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今天,这句话的准确性进一步得到了证实,现代文明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却同时带来了现代人精神上的危机,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这幻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使我陷入了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一、现代文明的欲望化、肉身化

只有人才有欲望,因为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识使人在精神上去追求一种无限性,但物质却是有限的,这种精神上对无限的追求借助肉体表现出来,便是人的无限欲望。这种欲望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人在现代文明的物质极大丰富中迷失自己,这正是现代人烦恼的根源,占有者自身被占有,物质只能带给人一种虚幻的自由。

古代社会对欲望是压抑的,而现代文明却是对欲望的发动。经济的增长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所以社会便用极端丰富的物质来发动人的欲望,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社会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而不顾人精神家园的安顿与皈依。超市、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极大地刺激着人的占有欲:人们只有不断地赚更多的钱,满足对物质的追求与占有。而在工作中,人又一次被分裂,现代社会的效率优先、使人高度专业化,工具化,就如马尔库塞的单面人。工作被极端细化,人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没有任何创造性与满足感,只是一味单调地重复,人的价值无法得到实现,精神情感得不到满足,所以只能再次冲向欲望的深渊,周而复始着这种恶性的循环。就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禁欲的员工与纵欲的嫖客,白天他是衣冠楚楚的公司员工,为赚钱而拼命工作,晚上他是兽性大发的嫖客,为发泄欲望而丧失人性。这便是现代文明所带给我们的“馈赠”,心灵感受不到意义,只剩巨大的空洞。

现代文明又是极度肉身化的时代,因它只能安顿肉身。像时装模特的表演,明星的走红,大众传媒的审美导向,无不是对肉身的极力放大与赞扬。那漂亮的脸蛋、美丽的时装,还有这一切光鲜靓丽背后所带来的极丰厚的收入,无不使人心生羡慕、甚至妒忌。明星成为公众的偶像,个人奋斗的目标,整个社会的导向便是如此。可这诱人的背后是真正生活的快乐吗?占有后的再追求,实现后的空虚,无数明星自杀、吸毒……可见,这是一种陷阱,利用人性互相攀比、爱慕虚荣的弱点,使人成为欲望的奴隶,致使明星本身也被欲望束缚,这是现代文明的倒转,是人性的堕落。肉身永远安顿不了灵魂,因它永是自然的赋予,肉身必死,它最终会随风而逝,用直观的欲望代替理性的沉思,最后只能导致一种终极的空虚。

如何摆脱这种生存困境?只有重返自身欲望的来源,即限制欲望,不被大众导向所左右,回到本身的需求,人才能得到暂时的解放,放弃物质,回归精神的灵性,从大自然中寻找人本真的空旷!

二、现代文明的商业化、功能化

现代文明的社会是商人主宰的世界,而在现代社会之前的古代社会,商人的地位很低,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物质导向所决定的。商人的思维是不看物质本身的价值,而是看你是否需要,在比较中、供求中来确定物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就导致只对物品数量的关注,而忽视其实质,在对数量的追求、攀比中将人引向对物质的无限追求。就像一个小孩子,在得到了一个玩具之后,仍想买更多、更好玩的玩具,直到被一大堆玩具所包围,而当他长大后,他才知道,真正的快乐不是从玩具中获得,而是来自于温暖的母爱,这是用多少金钱都无法买到的。 这是一种对本真精神的忽略。各种时尚、潮流的引导,使人们执迷于人生表面的跟风,人们对东西价值的体验只在互相攀比中才能得以实现。

这种商人的思维只会带来对数量的崇拜,使人处于一种孤立隔绝的状态。对数量的追求靠金钱实现,所以,金钱成为这个世界的上帝。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脑白金广告的宣传词“孝敬爸妈——脑白金!”表面看来,这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稍加思考,你就会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一种微妙的逻辑思维:这里的孝敬爸妈是一种目的,通过的手段是什么呢?——买脑白金,即通过金钱来实现。而从这句广告词来看,孝的美好品德被置后,目的变得隐而不显,手段金钱的作用反而被强调、被看重。这就造成了目的和手段的互置, 人和物的等同。而人们也认同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合理性,有多少人对名牌车、名牌服装趋之若鹜,而对人性生命的陨落而漠然视之!物的存在是因其功能而被设计,生命的存在却没有目的,没有功能、没有等级。机械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共谋将人降低等同于物,而人却不自知,反而乐在其中,这不能说是一种可悲。而现代社会就是如此,将所有东西都功能化、目的化。

古代人认为人体最基本的构成是:地、火、水、风,即相继对应的是人的肉身、温度、体液、呼 吸。而在现代社会下,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构成人类最重要的东西是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存在着:大地是蓬勃生命力量的承载,它是朴素雄健、深沉博爱的象征, 就像红柯描(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述的那样:“初升的太阳匍匐在沙丘之上,仿佛大地的一扇窗户”,在这里,所有万物生灵都对大地虔敬,高傲的太阳也不得不跪拜大地。它永远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文化之根。而现代社会将大地称之为地皮,它的作用完全被功能化,成为房地产商谋取暴利的商品。水的存在,已不再是其以江河湖海的自然形态存在的滋养万物的生命之源,而是从冰冷的水管中流出,用于清理肮脏的垃圾,或仅是维持人的生计。我们看不到火的熊熊烈焰,那蕴藏着原始生命的勃勃生机,而只是每天窥见从天然气中偶尔出现的微弱蓝光。忙碌的现代人又有多少会到大自然中去沐浴和煦的春风?我想只是躲在那“舒适”的空调房里或瑟瑟发抖或心干气燥吧!

现代文明断绝了人与大自然,与生命本体最基本的交流,而只注重它的官能与功用,所以,人与世界建立不起来更为深入、稳定的关系。外在的目的突显出来,遗忘了事物最本真的内在层面,这就是马克斯·韦伯、卢卡奇等人所说的工具理性。现代文明熏陶出人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指向目标导向的人生。使人生不断的外倾,永远听不到自我内心的声音。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寻求它的最终目的,过程被彻底地压缩了,功利成为目的、时间成为目的、思维成为目的、中国人的信仰也是极具功利性与目的性,就连为人类生存困境寻求出路的诗(即文学)也变成了目的即为艺术而艺术!殊不知,那目的的背后是由死亡等待着的永远的虚空!

所以,最可贵的是活在当下,回归精神与心灵,倾听自我的声音,去寻求生命中内在的不朽。要驱逐心中的黑暗,不是与之搏斗,这样只会被它所同化、所吞噬,只有让光的进入,放射自己的光明,才会展现世界另外一种光谱(至少在自己眼前)。生命本无目的,所以,无需忙碌地追求,真正的价值仍是老子的那句话“无为而无不为”,生命无需添加,只需减去。“空”的地方正是灵性升起之地,我们所忽略的美好存在,往往是离我们最近的,其实,我们脚下的星球才是最美丽的星星……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论意志的自由[M].

[2] 卢卡奇.心灵与形式[M].

[3] 汪树东.论卡夫卡的现代性意义[J].

[4] 汪树东.在反思中呼唤诗意栖居[J].

标签: 玩具 明星 东西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