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习惯孤寂

点击:0时间:2021-05-16 02:20:43

叶橹

步入老年的人,不得不面对的严酷现实就是,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人在工作岗位上时,整天忙于具体的工作任务,或为一项任务指标没有完成而焦灼,或因处理具体又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处心积虑。这种时候,人一般很少会产生孤独与寂寞之感。有时候因为工作上的烦恼不已,看着那些退休人员的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常会产生羡慕之情,心想自己有一天能过上这种日子,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然而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些在他们眼中悠闲自在的人,却还不时地为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困扰着呢!

作为一个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我离开教书匠的岗位已经十五个年头了。也许是因为我比较特殊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在饱受炼狱之苦而重新获得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待遇之后,我除了内心深处还保留着些许青年时代的“妄念”,依然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就没有多少过于强烈的对名和利的欲望。所以一旦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除了偶而写点自己想写的文字,参加少数的研讨会之类的活动,对于任何要我“讲学”或其它的教学活动,都是一律婉拒的。我的一句挂在口边的话是:退休就是休息,不要自找麻烦,也不要自作多情,以为什么工作需要你或离不开你。我还看到有的人在退休之后,忙东忙西,一副“发挥余热”的忙碌相,好像有什么工作离不开他的样子。结果呢?很快就瘁然离世了,反而留下一些笑柄。这不是什么刻薄之词,实在是我对人的生存方式和姿态的一种了悟。

人的一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应该承担起不同的任务的。我因为被强制性地剥夺了二十三年的青春年华,以劳改犯和流放者的贱民身份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时段。在“平反”之后又做了二十年的教书匠。好不容易“混”到了退休的晚年。能够在一生的夕阳阶段过上稍为安稳的生活,我如果还不知足地自寻烦恼去做什么“发挥余热”的工作,岂不是“自作孽,不可活”了。我不是那种思想境界特别高尚的“无怨无悔”者。我的“认命”,是因为从自己的有限的阅读中,从亲眼目睹和经历的事实中,略为知道并认同了一种历史常识: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为少数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树碑立传而又同时以大量的冤魂作铺垫的历史。成者王,败者寇,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是真实的历史写照。其它的一切冠冕堂皇的话,骗骗无知者而已。

其实,一个人不管是“成者”还是“败者”,在他们的人生中都无法拒绝面对老年的孤独与寂寞。所以当我面对人生晚境时的孤独与寂寞时,除了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而外,也不时地体悟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

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的产生,大体上不外乎几个原因:

首先,因为没有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往往会产生一种失去目标的彷徨。其实,所谓的工作任务,不过是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去做的某一种事情。离开了具体的工作岗位,并不等于无事可做。所以凡是退休的人,只要还在有事可做,就不会感到彷徨和空虚。反而是那些在工作岗位上整天靠卖嘴皮子讲空话大话假话的人,一旦退下来就感到终日无事可做,惶惶然凄凄然。这样的人在步入老年后感到孤独和寂寞,倒是有其必然性的。

其次,由于离开了工作单位,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相对少了。如果有一些较为知心的朋友来往,自然还可以经常交流互相沟通,相对地可以减少一些孤独寂寞之感。可是如果在既往的生活中完全没有知心朋友,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姿态,则退休之后必定是孤家寡人式的生活状态。这样的孤独寂寞,在某种程度上说纯属自找的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产生孤独寂寞之感的原因,恐怕是由于原先一些亲朋好友的乘鹤西去而触发的悲凉所造成的了。而这也是最符合人之常情又最难以克服的心灵之伤痛。

作为一个耄耋老人,我不想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之感。孤独与寂寞,是我内心深处的一只缓慢爬行着的蚕。它不时地啃啮蚕食着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虽然我自以为历经磨难,内心里已经结起了一层厚茧而几近麻木,但是在人性的深层结构处,它依然是敏感而脆弱的。每每听到一些曾经熟悉的朋友离世的消息,心头总是难免一震,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哪一天就会轮到自己了呢?冥冥中的主宰者手中那支勾魂之笔,哪一天在谁的名字上轻轻一勾,一具生命就从地球上消失而化成一缕青烟随风而逝。想到这样的场景,内心是无法拒绝虚无情绪的缠绕的。

一年多以前,我的同事和朋友曾华鹏,竟然在短短不到三个月中就因病离世。他生前同我是几乎每天早晨都在瘦西湖晨练的。我们曾经因为四个人经常在瘦西湖晨练而被人戏称为“四人帮”。我们的晨练,其实就是以“口腔运动”为主,在无遮拦的嬉笑怒骂中发泄一下心中的积郁而已。自从曾华鹏驾鹤西去之后,我们的“四人帮”即宣告解体。另外两位朋友都自觉年事已高而尽量少出门了。我则因为迁居到离瘦西湖较远的地段也不能正常地晨练了。偶而自己独身前往瘦西湖漫步,每每在路经以前我们聚首的地点时,总是不禁凝眸片刻,但再也不在此停留了。一种情不自禁的凄然之感油然而升,我在日渐沉重的脚步中,悉心体味着物是人非的滋味。

细细想来,一个人的一生,总是难免要面对一些身边的亲朋好友的死亡的。只是在年轻时亲历目睹别人死亡时,很少同自身联系起来,潜意识中那是离自己还很遥远的事。我因为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在很年轻时就亲历和目睹过一些非常惨烈的死亡事件,所以对死亡的感受有着更为贴近的体验。如今步入晚境,每当听到别人离世的消息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自己不知哪一天、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向死亡呢?说及这样的话题,似乎有点冷酷,其实这是一个任何人也回避不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只是因为我们国人深受孔圣人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教诲,深受所谓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的影响,在涉及死亡的话题时,总是尽量回避而缺少认真的探讨,人们反而因此把死亡看得十分恐惧而难以接受。其实,死亡不但是人的生命过程不可或缺的“终点站”,它更是一个潜在地体现出生命价值的坐标。没有死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或许也就不存在了。俗话中“活得有滋有味”,其针对的就是死亡,如果没有了死亡,哪里还有什么活的滋味呢?好像有一个外国作家还写过一部小说,就是写的一个人一直活着不死,结果是受尽了生的折磨,求死不得。试想想,这比起我们通常说的“死的解脱”是不是更可怕?

我写下以上这些话,绝对不是在宣扬什么赞美死亡的学说。我只是在步入晚境的孤寂中,不断地在同孤寂对话而产生了许多不着边际的联想,因而写了这篇文字。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涨,老年人的孤寂处境也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要想完全回避这种孤寂,当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才以“习惯孤寂”为题写下此文。我以为,习惯孤寂并非消极的心态,而是一种淡定的晚年人生姿态。我曾经在闲谈中听到过两类不同的人的对话。一种人是整天坐在牌桌前“安度晚年”的人,我问他:“你们这样整天打牌,不觉得厌烦吗?”他们的回答是:“要不然怎么呢,不能就在家里等死吧?”而另一种人是不打牌的,想不到他们对打牌的人的评价也是:“他们就是坐在牌桌上等死。”如此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得出的结论竟然都是“等死”二字,可见在这些老人们的心中,死亡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也许因为我出于本性对文学作品的喜好,所以在步入晚境的生活中,阅读和写作就成为我抵抗孤寂的一种方法。多年前洛夫赠送给我的《洛夫禅诗》一书的扉页上题词说:“请在孤寂时读之。”昌耀则在20多年前赠我的《昌耀抒情诗集》扉页上写下“嘤嘤其鸣,求其友声”的诗句,每每抚读他们的诗集和其它一些文学作品,我总会从无尽的孤寂中感受和体验到一种心灵的抚慰和温暖。即使我们无法拒绝孤寂和死亡,但是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能够享受一份人类精神所创造的文化盛宴,不也是一种幸运的福气吗?

标签: 生活 运动 文章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