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死观的理论教育价值

点击:0时间:2021-04-23 15:29:26

李敬++李伟芳

【摘要】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中普泛性最广、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生死问题。说它普泛性最广,我们每个人或迟或早都必须要面对的就是生死困境。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死亡时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导致我们生活品质低下,幸福指数降低。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生死观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错误的生死观问题,通过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生死观具有唯物性、实践性和辩证性,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唯物性;辩证性;实践性

现在的人们往往对于生死的价值和意义缺少正确的认识,从而造成自杀事件频频出现,当代大学生对人生观和生死观方面的学习更加欠缺,同时加之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时选择以死去解决困难和挫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一、生死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生死观中将马克思主义一直坚持的唯物主义信仰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在对生死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最根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物质世界,他们以此为基点得到的结论是:生死过程是自然而然的、是任何人不可阻挡的。无论是在人类社会还是在自然界这个生死规律都支配这万事万物,无法受到外力的改变,换句话就是说这一生死规律控制了所有事物的生存和消亡,也就是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有死的。

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生长两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是生和死。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者们的研究不是只关注死亡,他们更加重视生,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生的意义与价值更加看重。他们对那种持有人早晚是要死的,因此活着的意义不重大的厌世态度持有否定观点。马克思主义者们认为人们要对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重点关注,他们指出:“最抽象的因而也就是最古老的爱的形式是自爱,对自己个人存在的爱。”可是马克思看来,“自爱”、“对自己个人存在的爱”终究只是“抽象的爱的形式”,所以说他在奋力地追寻一种现实的具体的爱,一种具有明确意义和价值的爱,对这种爱的追求,鼓舞我们应当努力推翻旧社会同时创造新世界,这是关系重大的人类解放事业的要求,在进行这一奋斗目标时做到个人与社会的兼顾是最好的,如若二者发生冲突,必要时要做到牺牲自己的生命。

二、生死是唯物辩证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生死观研究者们认为生死是唯物辩证的。这一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必须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这一固定不变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可能只生不灭。生死交替,生来死去,死去生来,这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也不可避免地必须经历这一过程。人类每个个体生命的产生和消亡不是毫无作用的,他们对整个人类整体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的作用。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发展过程,但是对于生与死的关系是怎样的研究一直都从未间断。马克思主义学者也不例外,他们得出的生与死之间是存在辩证关系的,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分离。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可以做到坦然面对死亡,从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从而可以真正地“视死如归”。马克思在面对死亡时他的态度相当坦然,在死亡面前他没有任何的恐惧,态度十分的平静和祥和。马克思主义者的这种认为生死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态度,使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不再产生恐惧,从而也就做到了坦然面对生死,不以生喜也不以死悲,生死一视同仁。

三、生死是作用于现实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生死研究的另一特征是实践性,这一观点认为生死不能脱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存在,它是存在于现实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过程,也就是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死观的最主要的特性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死观研究者们不是只关心我们对待死亡的看法和观点,它对于生死教育对人们进行思想改造的促进作用更加看重,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明白生的重要性和死亡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死观对生死的研究是站在整个人类解放的高度来进行的,他们持有的观点是“为人类牺牲自己”、“为人类工作”是人类生存的最高理想,必要时人们可以为了这一奋斗目标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为了人类的解放而做出的牺牲不是徒劳的,它具有重大的意义,这样的牺牲是被人们所认同和赞美的,反之则会造人唾弃和谩骂。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生死观的对人们生活的指导意义也是很看重的。他认为我们应当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断地奋斗,在自己生命和这一事业发生冲突时,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而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则是浪费的,是不提倡的。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尤其是缺乏生死认识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2] 傅伟勋.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段德智. 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