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幼儿自理能力如何提高

点击:0时间:2021-01-27 10:38:08

王雪莲

【摘要】幼儿期是人积累生活经验、发展生活能力的重要时期。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主要表现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主要包括自己吃饭、穿衣脱衣、入厕、洗手洗脸、刷牙、整理被褥、学洗小件衣服、整理玩具、书籍、按时起床、睡觉等等。不少家长对培养孩子上述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这都是无关紧要的琐事,不必让孩子做;或者觉得孩子做不好,太费神,不如自己做省力。这些看法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幼儿;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还觉得孩子小,上了小学慢慢学都来得及,其实小班幼儿应掌握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能够用勺子舀东西吃;能够自己戴好帽子、手套;能独立穿好没有鞋带的鞋子;饭前便后能有意识地洗手;睡觉的时候不需要成人的陪伴。

一、影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通过观察发现,幼儿自理能力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后天的努力。影响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原因有许多,我将其大致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家庭因素

(1)家长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情都怕孩子做不好。

(2)家长过分关注于一些技能方面的培养,例如:舞蹈、钢琴、画画等,现在社会常常会出现一些“天才低能”的人,他们脱离了现实社会,大多是生活中的低能儿。这样的人即使有一技之长,还是难以生活在社会之中,所以,我们万万不能忽视了幼儿最基础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先成人后成才。

(3)家长对小班幼儿身体发展的了解不足。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说:“我自己来,我自己吃,我自己穿……”然而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生怕孩子做不好,因而包办一切。幼儿自我尝试的过程同样是成长的过程,必不可少。

(4)家长自身耐心不够,嫌麻烦,特别是幼儿刚开始学习用勺子吃饭的时候,往往会吃的饭桌上、身上、地上全是米,还不如自己喂饭来得方便,还有幼儿开始学穿衣的时候,穿的很慢,有时还会穿错,还得重穿。这些都是由于小班的幼儿手眼不协调,小肌肉发育不完善,这正是需要让幼儿多进行锻炼的时期,如果家长一直帮助幼儿的话,不仅会打压幼儿自尊心,还不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2、幼儿园因素

(1)如今幼儿园大多注重幼儿听、说、跳、唱的能力,这样一来,幼儿看似才艺丰富,自理能力却很差。

(2)幼儿园缺少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对幼儿要求过高,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幼儿的完成程度,发现幼儿并不能做到自己的理想状态,所以就自己动手去帮助幼儿,这样既限制了幼儿动手能力的进步,又无益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3、家园合作不协调

现在大多数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做到基本的自理,但只要一放学,背书包的永远是祖辈,回到家里,就变回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宝宝,这样一来二去,幼儿根本不能做到完全的自理。

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1、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在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下,使幼儿养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自己不愿意干的事,家长都会帮我干。

2、注重同伴的影响力

爱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中,有几十个小伙伴在一起生活,必然是会互相影响的,特别是放学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经常让孩子与年龄大点的哥哥姐姐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习他们的优点,从而起到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作用。譬如:孩子吃饭总吃的又慢又少,平时怎么说都没用,但如果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饭,孩子吃饭的速度就会明显提高,这并不奇怪,孩子总想比别人做的好,只要很好的利用这种爱模仿的特点,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3、家园合作,共同努力

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家长在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一定要与老师多沟通,这里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并且可以结合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表现和家中的表现,更好的实现共育。家长可以通过家园联系栏,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与老师进行沟通,除了这些形式,家长还可以在接送幼儿的时候,简单的向老师了解一下幼儿近期的表现情况。

家长与老师地不断沟通,将更有利于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使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更加协调,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共同促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总之,想要培养一个好孩子,光靠幼儿园、家庭、社会的配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达到家园共同教育。三方面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孩子,要从苗苗抓起,从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 工欢英.学前儿童自理能力调查引发的思考[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6.

[2] 张爱花.家园合作培养新入园幼儿自理能力[J].山东教育;2002,30.

[3] 陈玲.谈谈幼儿生活能力培养[J].教育导刊,2002,24.

标签: 生活 幼儿 家庭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