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沂蒙“红嫂”

点击:0时间:2021-01-11 07:35:07

赵新兵+王齐+刘宝森+娄辰+王阳

“母送儿,妻送郎,最后一子送战场;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70多年前的战争年代,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人民,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用小推车推动历史,唱响一首抵御外侮和全国解放的悲壮之歌。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引爆太平洋战争。而在中国战场,全面抗战已进行了4年。在挡阳柱山上一次战斗中,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子弹从他嘴部射入,从脖后钻出,凶残的敌人又用刺刀在他身上连捅数下。九死一生的郭伍士苏醒后,爬到了约一公里外祖秀莲家门前,被她奇迹般救活。

70多年过去,祖秀莲生前居住的老屋仍在,屋内一个土炕被两个灶台熏得发黑,阳光透过窗户栅栏,落在炕上。郭伍士获救后躺在这里,喝下了第一口救命水。

后来,郭伍士在回忆文章《人民,我的母亲》中写道:“她(指祖秀莲)把自己像藏金银一样藏的一点面,一回拿出一点来,做成面糊糊来喂我。我吃了面糊,她把锅上的煳锅巴用水泡下来,给大爷吃,而她自己却吃糠团子。为了给我补身子,她竟然把自家唯一的母鸡也杀了。”

1947年,郭伍士因伤病复员,本该回老家山西的他,决定用自己的余生报恩。他挑着一只酒篓,历经8个寒暑,踏遍了八百里沂蒙,像着了魔一样边卖酒边寻找救他的那个“张大娘”。当再次见到祖秀莲时,郭伍士双膝跪地,大声呼喊着:“娘!娘!”从此,郭伍士在桃棵子村落了户,为老人养老送终。

战争年代的沂蒙,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柔情似水的“哑巴奶奶”明德英,用乳汁救护小八路;芳骨如钢的李桂芳,带领31名妇女肩扛门板,水中架起“火线桥”;深明大义的“沂蒙六姐妹”,日烙煎饼八百斤拥军支前;

张淑贞和婆婆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革命烈士后代……

今年105岁高龄的张淑贞,一袭黑衣、满头银发,让人很难想象,端坐在沙发上的瘦小身躯,在70多年前,曾做出了怎样的艰难抉择。为了照看这些革命后代,她们把自家刚出生的孩子放到一边吃糊糊汤,把奶水喂给年龄小、体质差的托儿所孩子。几年时间,张淑贞家先后有4个孩子夭折,她们所哺育的革命后代,却一个也没有少。女儿于爱梅曾问她,当时为什么那么狠心?她说:“自家的孩子,没了还能生养。同志们的孩子要是没了,恐怕就没有了血脉,咱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

硝烟岁月,沂蒙人人参军,户户支前。年轻男人前线打仗,后方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深知,支持共产党的军队、保护战士的生命,就是保护自己的丈夫、兄弟、孩子,朴素的想法既出于人性,更是一种笃定的信念。

“捐躯献身歼日寇,舍生取义救亲人。”位于沂南县的沂蒙红嫂纪念馆门前的这副对联,道出了沂蒙军民深情。

自建纪念馆记录“红嫂”历史的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呈镕,既是“红嫂”精神的受益者,更是“红嫂”精神的传承人。

1997年下岗后,朱呈镕颓废了好一阵,但想想“红嫂”骨子里那股永不服输、勇往直前的劲儿,让她决心重新创业。14年来,朱呈镕把拥军当作永不下岗的职业,先后走访了300多支部队。因为拥军,朱呈镕有了许多"兵儿子",被誉为“新时期的沂蒙红嫂”“最美兵妈妈”。

作为王换于的孙女、张淑贞的女儿,于爱梅也带着一份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退休后在"沂蒙紅嫂纪念馆"做起了义务讲解员,先后为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作报告1000多场。11年来,她自费行程9.2万公里,将“红嫂”事迹传播到全国各地。

“红嫂”精神源于战争年代党政军民结成的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鱼水情。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红嫂”精神仍是当地干群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95岁高龄的“红嫂”高振荣回忆起丈夫李家才时激动地说:“千辛万苦不回头,永远跟党走!”李家才在解放战争时期,曾6次带领民工推着独轮小推车参加支前工作。陈毅元帅曾高度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战争年代的沂蒙山区只有400多万人,却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万人参军参战、10万沂蒙儿女血洒疆场、成千上万人成为拥军“红嫂”。为什么“红嫂”对共产党情有独钟?为什么沂蒙人民唱出了“我们永远跟着你走”的心声?

临沂市的沂蒙精神纪念馆里,展示着这样一组数据对比:抗战时期国统区每亩高粱交租84斤;敌占区每亩交租100斤以上;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每亩交租11斤。

“老百姓不是天然地选择了共产党。”沂南县党史委员会副主任刘维常说,当时的沂蒙山区有一句顺口溜,“日本鬼子趴窝,国民党吃喝,共产党唱歌。”三支队伍中,只有共产党的军队爱民如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主张和行动,赢得了民心。沂蒙人民把共产党的军队看作“自己的队伍”,所以不惜“破家”“毁家”也要支前。

如今,遍布临沂的众多纪念馆内,大量的实物和历史照片,为后人瞻仰沂蒙英雄事迹提供了便利。救伤员、千辆独轮推车支援前线、老百姓做军鞋、烙煎饼、送子参军等场景,成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最佳载体,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驻足缅怀。

来自江苏的游客董先生带着孩子来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他说:“我以前来过,很受感动,这次趁着暑假,专门带孩子来看看,不能让下一辈忘记那段历史。我们父子俩都流泪了,感受很深!”

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因为赢得了人民,最终赢得了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秉承一脉相承的群众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endprint

标签: 文章 苏醒 他说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