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兰牧骑诞生记

点击:0时间:2020-12-08 19:56:27

杨洁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的名片和骄傲。50多年来,乌兰牧骑队员的足迹踏遍了内蒙古的山山水水,从茫茫林海到大漠戈壁,從城市乡村到边防哨所,无处不留下他们的身影。在全国文艺汇演及赴世界各地的出访演出中,他们获得了数不清的奖励和赞誉。乌兰牧骑更是像一个个摇篮,为内蒙古培育了几代艺术人才,创作演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时任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内蒙古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在深入农村牧区视察工作时,常听到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广大农牧民翻身解放了,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就是文化生活很缺乏,特别是居住偏远地区的广大农牧民,基本上看不到电影和文艺演出。比如锡林郭勒盟,当时全盟只有一支30多人的宣传队,虽然也下乡到基层组织文化活动,毕竟人力有限,一年到头到不了几个地方,无法满足生活在广大牧区的群众对文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他在北京开会与周恩来总理见面时,向周总理提起了这件事。周总理说,是否可以根据内蒙古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研究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乌兰夫根据周总理的意见,指示内蒙古的有关部门研究这个问题。1956年,内蒙古文化局根据乌兰夫同志的指示,认真分析了全区许多地方长期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影、演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首先在牧区进行文化工作试点的意见,报请内蒙古党委、政府批准后,派出几个工作组深入到达茂旗、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等地进行调查研究。经过调研后提出,鉴于我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农牧民居住极其分散的情况,应当建立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干、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这种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由于人数少,不需要很大投入,活动轻便,一驾马车即可将演出人员和器材装下,很容易在广阔草原上行动,到各个牧场去演出,可以把文化服务的面铺得更大。乌兰夫认为这样做好,建议要先搞个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区推广。

乌兰夫同志将这个情况于1957年初又向周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指出,内蒙古还是要进一步探索适应广大农牧区农牧民分散生活的文化活动形式。乌兰夫回来后,在会上向大家传达了周总理的意见。会议决定先期进行试点工作。根据内蒙古党委和政府的意见,内蒙古文化局决定把这项工作的试点放到当时群众文化工作比较活跃的苏尼特右旗,而且苏尼特右旗地处内蒙古草原的中部,是纯牧业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为了给这种小型轻便的综合文化工作队命名,内蒙古文化局多方征求意见,经过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大家一致集中在“乌兰牧骑”这个名字上。“乌兰”是红色的意思,“牧骑”表示草原上的轻骑兵。名字既朗朗上口,又具地方民族特色。

1957年4月9日,内蒙古文化局派庆来同志赴苏尼特右旗与当地协商开展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意见。4月20日,庆来返回局里汇报了协商结果,苏尼特右旗旗委同意组建全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试点队。5月27日,经内蒙古党政领导部门研究、核准,内蒙古文化局印发了《乌兰牧骑试点计划》和《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6月初,内蒙古文化局又从内蒙古群艺馆抽调了达瓦敖斯尔、刘英男、图布新、张敏4名同志,与社会文化处的庆来、吴魁共同组成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组;苏尼特右旗旗委派旗长朝巴达拉呼与党委宣传部长明干一同参与乌兰牧骑试点工作的领导。

经过精心挑选,试点队的成员确定下来。多才多艺的原文化馆长乌力吉陶克套任试点队队长,队员有文工团员出身的小学教师额尔亥木图、民间艺人出身的文教干部乌尼格日勒、女好来宝手旗团委干部伊兰、会演戏又善长民歌的商业局干部荷花、能歌善舞又会拉四胡的牧民斯琴道尔吉、额尔登达来、女民歌手娜仁托雅,还有原文化馆馆员阿拉塔图和乌云毕力格等。

经过多方筹集,试点队的装备有6匹马、2辆胶轮车、2块幕布、3盏煤汽灯、5件乐器、4套演出服、1套扩音设备和2顶帐篷。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编排,队员们排出了小剧《两朵红花》《为了孩子》,器乐合奏《阿斯尔》《八音》,好来宝《党的关怀》《宏伟的计划》《幸福路》,舞蹈《挤奶姑娘》,以及相声、民歌等节目,而且还学会了化妆。

一切准备就绪,6月17日,在温都尔庙原旗文化馆内,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建队典礼。那天,门前挂出了队旗,张贴了标语,排练室内,醒目的《西苏旗乌兰牧骑试点汇报演出》蒙汉文会标和紫色幕布上凌空飞腾的金色骏马图案,使不大的会场显得既庄严美观,又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旗委和旗政府领导前来观看了彩排演出,旗委宣传部长明干代表旗党政领导讲了话。他热情赞扬乌兰牧骑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并预祝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第二天一早,试点队——内蒙古草原上的第一支乌兰牧骑踏上了光荣的里程,开始下乡巡回演出了。

这年夏天,苏尼特草原干旱少雨,热风把草都吹黄了,在行军途中,队员们经常吃不上饭、睡不好觉,最大的困难是长途跋涉喝不上水,偶尔遇到一个小水泡子,车上顿时欢腾起来,大家跳下胶轮车,取出茶缸和纱布,开始过滤清水,然后拾来一些干草,将水煮沸……生活虽苦,但队员们却情绪高涨,胶轮车走到哪里,哪里就撒下一串歌声、一片笑语。

为了满足牧区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队员们都身兼数职,有的既是报幕员又是歌手;有的既是舞蹈演员又是器乐的演奏员。演出前后他们还要当展览讲解员、图书售货员、业务文艺辅导员、民歌收集员、摄影员、播音员、理发员等等。

试点队边走边演,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牧民就演出,哪怕是只有一个人。来不及搭帐篷时,就在风沙中化妆,有时台上演完后,立刻又到蒙古包去为不能出门的老弱病残者演出。起初,牧民们不知道“乌兰牧骑”是干什么的。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乌兰牧骑”的名字传扬开来。有时,胶轮车离浩特点还很远,牧民们就从蒙古包里跑出来,眺望着红旗飘扬之处,兴奋地喊着:“玛奈乌兰牧骑依日勒!”(我们的乌兰牧骑来啦!)有的地方胶轮车走不过去,又缺乏其他交通工具,牧民们闻讯赶来,带来了马匹、骆驼,帮乌兰牧骑拉车、带路……沿途的牧民纷纷送来了奶酒、奶食。他们说:“你们的演出,使我们看到了许多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听到了许多从前没有听到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怎样感谢你们。”

这次乌兰牧骑试点,历时54天,行程1000余里,演出30多场,受益群众达1.4万多人次,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

试点队于8月11日返回温都尔庙后,召开了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内蒙古文化局社会文化处处长阿日鲧和项在瑜也专程赶来参加。会议通过了《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同年9月5日,内蒙古文化局召开全区牧区群众文化工作会议,推广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试点经验。接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转了《乌兰牧骑工作条例》。

从此,乌兰牧骑之花开遍了辽阔的内蒙古草原,深深扎根于广大牧民群众之中。 乌兰牧骑的创建及其基层服务,带去了党和政府对基层各族群众的关怀温暖,密切了同农牧民的血肉联系,丰富了农牧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对内蒙古农牧区的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独特而深远的作用。

标签: 生活 东西 乌兰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