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窗前谁种批把树

点击:0时间:2020-11-08 23:33:10

王征桦

我最早认识芭蕉这种植物是在表叔家。黛瓦白墙的外面,一丛茂盛的草木向四周伸展着硕大的叶子,蔓延着鲜活的绿。表叔说,这就是芭蕉。

那是初秋,表叔的背上正患着一个大毒疮,疼得他呲牙咧嘴,打针吃药总不见效。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人来看表叔,她叫表叔把衣服脱了。表叔红着脸,死活不干。那女人嘟哝了一句,用手指轻轻地点了一下他的额头,帮他解开上衣,把一种绿色的药末敷在表叔的痈疮上。表叔一动也不动,像个孩子。那女的说,这药是芭蕉叶和生姜末混在一起的,清火消毒的。半个月后,表叔的疮好了。一年以后,那女人就成了我的表婶。

这算是芭蕉情的一种吧。它樸素、直接,有着很实在的结局。其实芭蕉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是一种极易引起人们情思变化的植物。曾有一名教书匠,在一位小姐家对面住着。这位小姐窗前种了芭蕉,这个教书的先生想见她,于是就在芭蕉叶上写了一首诗道:“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先生暗示的是风吹芭蕉叶的声音,引得他愁绪和相思乱成一团。那位小姐倒也有些才气,拿起笔在芭蕉叶上回了他:“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通过芭蕉表达的情感,似乎都有点婉约。风中的芭蕉如此,而雨中的芭蕉总是更让人孤独、凄婉和悱恻。杜牧有一首诗说:“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说的是旅居外地的思乡之情;白居易有诗云:“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是对前程的迷茫和无奈;而李煜说:“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写出了一个女子的相思之苦。除这些外,也有以雨中的芭蕉表达喜悦之情的。我就听过一首曲子,相当流畅明快,曲名就叫《雨打芭蕉》。听着那用扬琴演奏的《雨打芭蕉》的曲子,仿佛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仿佛见到雨打芭蕉的摇曳之态。使人如闻天籁,悠然之心飘飘欲飞。

巧的是,我所迁居的那个小区在齐山的脚下,临近平天湖边。这个地方有很多的芭蕉树。其中有一丛芭蕉树,它恰巧在我的窗下。下雨的时候,我更愿意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拿一本书,坐在那里听雨。在如梦的江南雨雾中,雨打芭蕉的“沙、沙、沙”的声音,如碎玉般,怎不撩动一个人的落寞孤寂的情怀?而每次骤雨歇后,芭蕉叶上的水珠相互追逐着,一滴一滴,玲珑剔透,又怎能不让人对这一份晶莹和宁静发出由衷的感慨呢。

说到这里,我总想借古人的诗句,轻轻地问一声:窗前谁种芭蕉树,叶叶心心有余情?

(常朔摘自《扬子晚报》2017年2月3日)

标签: 芭蕉 文章 君心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