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探析

点击:0时间:2020-08-18 09:24:52

张方蕾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的高度关注,这种现象不断加重了高校就业服务的压力和责任。因此,积极构建和完善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成为了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困难,就业指导机构职能发挥不足、缺乏指导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以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制约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发现问题的角度,结合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成长特征,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构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就业指导服务;高校大学生;现状;构建与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类资源出现了整合与重新分化的局面,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民生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了政府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能否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这要求当今高校发展必须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更多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为学生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笔者对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中对构建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色,同时还要具备高校自身优势特征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研究甚少。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该领域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决定了该研究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现状

就业指导理论是由帕森斯提出,帕森斯和罗杰斯在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就业指导向生涯指导的转变,成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知道的重要理论基础。当前,有两种就业指导意见,一是给相关的就业者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帮助就业者进行就业的选择,主要是作为具体职业和择业者的中介角色,属于狭义的就业指导。二是以相关求职者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的意愿为主要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就业和择业意识,为大家提供选择不同职业、获取更多职业知识的途径,为广大的劳动力市场介绍不同学历的人才,属于广义的就业指导。就目前社会发展情况及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情况来看,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所提出的就业指导服务是广义上的概念。

在我国,自2004起,教育部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不等同于一般的高校事务,其需要具备管理、教育、服务和研究等功能才能实现真正的新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自此,我国政府和高校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不断的寻求各种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发展的相关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给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构建和完善新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缓和和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新时期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伴随着国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更加重视,在不断研究相关体系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1、高校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重视程度不足。近年来,尽管在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体系的构建,高校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就业指导服务,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由于人员编制不足、经费偏少,偏重行政管理职能,而服务职能和教育职能偏废;就业指导服务更侧重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指导,但对其他年级学生的关注不够,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而且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存在较大的片面性,更多的只是模式化的就业指导,针对各级各类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价值取向分析和指导较少;就业指导服务的形式单一,缺乏丰富和实用。

2、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建设薄弱。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规定:“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该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200的比例,而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师生比例大多数都处在1:700之上,很难真正的实现面对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服务,大大降低了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严重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建设是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这支队伍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阅历、丰富的专业只是和高水平的就业指导能力,这些都是构建一支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团队的基础要求。而我国高校的现状,多数学校缺少这样一个专业的团队建设。

3、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对就业信息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获取的就业信息不够及时和不够精确,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高校毕业由于并不具备较强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招聘信息更多的只能通过查寻学校的就业指导网站进行筛选,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网站的招聘信息成为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最直接出口。但是由于当前高校对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网站建设和网站信息管理的不得当,很多网络信息更新不够及时,或者就业信息分类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在进行网站浏览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繁杂的影响因素,从而无法准确的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招聘信息,最终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4、缺乏就业指导服务的保障机制。主要表现在人员编制少、部分内设机构虚置、人职不匹配、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就业指导服务只能停留在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开办就业讲座、盖章、统计数据等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上,而对就业指导服务的核心工作即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则缺乏必要的动机和精力。

三、新时期完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路径

针对上述所列的诸多问题,以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如何能够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当代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树立大学生就业指导新理念。首先,树立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这一过程需要包含职业能力的取得、特定职业爱好的养好、不同职业的选择、选择特定的工作就业以及直到退休的整个阶段。这种过程的认识能够激发高校对就业指导的认识和责任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是更多的就业指导服务教师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压力。而正确的就业指导观念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教师能够根据学校的优势,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质,为其制定更加适合自身成长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同时,也要求就业指导服务者能够积极的帮助毕业生排除心理障碍,指导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必要的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自身的就业目标,积极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为职业生涯不断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目前,对于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建立自己的就业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属于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应让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

2、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就业指导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和资料查寻可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存在较大的不满,反映居多的是相关咨询和服务不够,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更有多数学生反映高校严重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和指导课程,不能更好的帮助其选择和定位其自身需要的工作。因此,构建一支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团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现有指导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培养,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同时,要积极建立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一方面掌握了学校具体的就业指导信息,一方面还熟悉学生的自身情况,能够积极的帮助学生制定真正适合其发挥自身优势的择业推荐和职业规划。

3、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职能,完善服务内容。一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全过程遇到的问题和需求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侧重于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实现单一就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化,将生涯辅导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职业指导和咨询。另一方面,要积极实施面向企业的课程改革,通过专业课程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

4、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保障机制。为了保障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应从以下侧重于以下几点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保障的体制机制。第一,机构保障。为了能够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高校需要积极科学设立相应的就业部门,这一部门应当具有相应的市场开发部、信息技术部和综合事务部。市场开发部负责联络用人单位、市场拓展、分析市场需求信息等工作;信息技术部负责对就业信息和学生信息数据库进行建设和日常维护,积极更新网站的招聘信息和求职信息;综合事务部负责对学生存在各种就业问题进行及时的收集和积极解答,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就业难题。第二,队伍保障。需要通过建立专业就业指导服务团队来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这支队伍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较强的心理辅导能力,在帮助学生进行择业的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第三,经费保障。按照要求和规定足额拨付就业经费,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对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使就业指导服务顺利开展。第五,网络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先进的网站建设帮助更多的学生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增强就业指导的交互性和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肖利哲,王雪原,武建龙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戴小慧.对西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2).

[3] 韦乔元,韦文荣.谈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1(7).

[4] 杜颖旭.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完善[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5).

[5] 陈冲.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