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点击:0时间:2020-05-10 12:06:46

蒋红霞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情境,从四方面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实践;氛围;评价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习基础差,习惯不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不肯听讲,课后不愿意做作业等学生。面对这部分孩子,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又要不断思考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情境。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究其应用价值”。任何的教与学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好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并不一定要直接向学生提出“学什么”的问题,最好把学生带入实际情境中,使其身临其境,由衷的想知道“怎么样”、“为什么”,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架长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8米,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价值。在教学这个问题时,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分析,而是让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猜测与探索,大胆发表见解。学习兴趣空前高涨。此时我适时地给同学们以点拨,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的时候,才会对它真正地产生兴趣,只有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知识。

二、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善于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要安排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老师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他们做老师的帮手,一起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便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如教学七年级“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他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景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去学习。

三、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师生情感融洽,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需要。学生都是得到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只有对他们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创新意识的萌发和滋长。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融洽,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课的胆怯、冷漠,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

四、分层次教学,积极评价,在体验成功中保持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进而巩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分层次教学的目的就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分层次教学不仅指学生分层,还包括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试和评价分层,即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发现与创造的快乐。学生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因而,分层次教学既是教育艺术,更是达成教育情感目标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情境,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兴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主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1日第1.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11月1日第一版.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