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与收藏

点击:0时间:2020-03-27 07:04:54

朱文杰

喜爱收藏或者专门搞收藏的人,不可不读书。书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它帮助后来者洞悉收藏之道,体会藏品优劣,把握藏品年代,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然而,搞收藏的人也不可做书的奴隶,按图索骥式地到市场上购买藏品,先不说买到的是不是赝品,单按照书上的标价购买藏品,也往往当个冤大头、吃亏上当。每年在书店里,都能见到许许多多古钱目录之类的书,其藏品标价各不相同,它们的标价都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普通钱标出天价,珍稀币又标价极低。“鉴赏”、“指南”这类的书,则太多太滥,多系摘编之作,编写过程中常常错误百出。这类书,有不如无。古人说“开卷有益”,看来也不尽然。

名家以及那些正规出版的经典的书可信度极高,收藏者从中获益,往往终身受用。但也不可匍匐在名人脚下,名人也有疏漏,也有因能力所及而妄下定论的。在介绍收藏青花瓷的书中,英国人哈里·加纳写的《东方的青花瓷器》,被推为青花瓷研究的“世界经典”,我也经常读这本书。但就在这部经典里,作者对酱釉口瓷器是这样表述的:“许多过渡期瓷器的边沿上都有个褐色的修饰,这是十七世纪青花瓷器中的一个流行的特征。假如在青花瓷器上存在如此的修饰,表明它不会早于十七世纪,这个看法差不多是可以肯定的。”在这里,哈里·加纳作为中国青花瓷的研究权威,显然搞错了。

据考证,所谓过渡期,是指1620年至1662年,即泰昌至康熙元年的42余年的这一段时间,经历天启、崇祯、顺治三朝,其间明清交替,官窑停烧。过渡期青花瓷器,确实是有不少带有酱釉口,但并非带有酱釉口的青花瓷器都是过渡时期的,正如牡丹花是红色的,并非红花都是牡丹一样。从收藏实践看,十五世纪早期的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就有酱釉口,后期的正统、成化,十六世纪的正德、嘉靖也不乏此种瓷器,它们都早于十七世纪,因而下个“不会早于十七世纪”的定论显然以偏概全。

又比如,当今出版的书上介绍鉴别明清瓷器的秘诀,说明代瓷器有火石斑,清代瓷器没有火石斑。这显然也是片面的,实际上,许多明代瓷器并无火石斑,瓷胎雪白如新。许多清代后期瓷器,特别是同治、光绪时期,往往带有鲜红的火石斑,或断断续续,或连接成片。就连民国早期的一些瓷器上如帽筒、笔筒、碗盘的底部,也有斑驳陆离的火石红斑。

总之,收藏之书,不可不读,亦不可全信。

标签: 读书 文章 如新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