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征校本课程开发事例 当地综合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点击:0时间:2019-11-21 19:03:37

南红花++朴光秉

摘 要:充沛使用校园优质资源,构建具有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当地归纳性大学进步社会竞争力与人才培育质量的有用途径之一。文章以延边大学为例,论述了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准则、结构与内容,并提出了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造的办法。

关键词:当地归纳性大学;校本课程;体系建造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58-02

校本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受到了广泛重视,并经过20世纪70—80年代的实践,有很多的校本课程得到了实践查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造在总体上有所削弱,但它已然成为校园教育实践傍边的正常活动或作业之一。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的当地归纳性大学。多年来,校园有用使用所具有的多元文明教育资源、科研资源、校园文明等,构建了具有校园特征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其在促进学生特性化展开和跨文明实质培育,进步社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活跃推动效果。

一、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准则

(一)以学生展开为本

在校本课程教育中重视学生主体位置,充沛调动学生学习活跃性、主动性和立异性。经过讲堂表里有机结合等途径,拓展学生常识面,增强学习爱好,完善常识结构,促进学生特性展开。

(二)有用整合优质资源

从有利于学生展开和社会适应的视点动身,对教育内容进行有用整合,削减课程内容的重复。一是教育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常识、科研效果等,保证校本课程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二要开设反映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课程,出色学生实质培育,满意社会展开对人才培育的需求。

(三)规范性

防止重复设课、因人设课;严把校本课程质量关,规范课程评价体系和办理制度,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延边大校园本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课程组成,即多元文明特征系列,重生研讨系列,通识教育选修系列,专项选修系列等。

(一)多元文明特征系列

充沛使用校园多元文明生态环境和多元文明特征教育资源,建造校园特有的多元文明特征系列校本课程,推动具有跨文明实质民族人才的本科人才培育目标。该系列课程由以下三类课程组成。

民族文明特征类课程:安身朝鲜族文明,建造具有中国特征朝鲜族文明课程群,完结朝鲜族文明与干流文明的融合与立异。如“朝鲜族民族舞蹈”等课程。

民族区域特征类课程:安身区域经济社会展开的需求,建造民族区域特征课程群,使学生愈加深化地了解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展开。如“长白山药用植物学”等课程。

东北亚研讨类课程:安身对外沟通与协作,开设效劳于东北亚研讨的课程群,为民族学生的生长注入多国文明元素。如“中朝韩日文明比较”等课程。

(二)重生研讨系列

经过重生研讨系列校本课程,激起学生学习爱好,清晰学习挑选;树立调和的师生关系;营建出色的学术空气,培育学生科研探究精力。改变教育办法,促进课程变革,使更多的本科重生从中获益。此类课程由以下几类课程组成。

专业认知类课程:如“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为挑选”等,以学科专业的入门常识为首要内容,选用生动风趣的选题招引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风趣的学习空气中了解和把握学科专业常识。

实践探究类课程:首要经过讲堂谈论和沟通、试验操作、观赏校外实践基地等课表里相结合的途径,引导学生开始把握科学研讨办法,培育学生着手才能和试验实践才能。如“与太阳能零距离”等课程。

通识教育类课程:经过讲堂谈论与师生沟通,协助学生知道校园、了解校园各种资源与环境,清晰学习挑选,加强自我办理,较好地完结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改变。如“人文办理:完结愿望与成才的‘东西等课程。

学术研讨类课程:此类课程融会贯通附近学科常识,以生动的选题来招引学生对学科专业发生稠密的学术爱好,并经过谈论、宣布小组研讨报告等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办法,培育学生科研探究精力。如“药学与健康”等课程。

(三)通识选修系列

经过此系列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常识结构,加强人文实质和科学实质的融合,增进对本身、社会、天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展开供给必要的预备。通识选修系列校本课程首要由四类课程组成。

人文科学类课程:培育学生对文学艺术的了解才能、审美鉴赏力,使学生学会以前史的眼光和办法知道事物;了解哲学剖析办法,培育思辨才能和立异精力。经过人文科学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有必定文明底蕴、具有人文关心精力的大学生。

社会科学类课程:经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的一些首要概念和办法,以加强对今世人类行为的了解,正确知道和处理现代社会面对的各种问题,进步学生的公共事务参与认识,添加其社会使命感和公民责任感。

天然科学和科学技术类课程:经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科学现实、概念、准则和理论,了解科学的实质和科学办法,培育正确的科学观,学会运用科学常识和思维办法处理问题。

(四)专项选修系列

设置此类课程的意图在于,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活跃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特性展开,充沛满意学生承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进步培育质量。

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群:以丰厚学生社会阅历,进步学生实践才能为意图。依托校园各学科专业的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参与岗位领会、社会调查等活动,一起鼓舞学生以自己的专业之长,自主走向社会,展开社区协助、科技兴农、医疗下乡、青年志愿者效劳等活动。

立异性试验类课程群:以进步学生着手操作才能,培育其科研立异认识为意图。以各级各类试验室为依托,建立学生科研立异活动渠道,充沛发挥试验室在培育学生立异才能中的重要效果,鼓舞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的前沿课题讨论。

立异创业练习、作业等各种练习类:以进步学生归纳技术,增强学生归纳实质为意图。以立异、创业、作业为中心,展开立异创业才能练习、作业练习、作业证书练习、专项技术练习等活动。

专题讲座类:以营建稠密科研文明空气,进步校园文明档次层次为意图。约请在国表里有影响力的闻名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出色校友及校园教育名师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领会专家学者学术魅力,了解学术前沿。

外语夏令营课程群:以强化外语技术练习,进步学生的国际化才能为意图。充沛使用校园言语优势和区域优势,举行英语、韩国语、日语、俄语等外语夏令营,进步学生外语技术。

学科比赛练习类:以培育学生的立异精力,进步实践才能为意图。安排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规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立异规划大赛等为中心的各级各类学生比赛项目练习作业。

三、加强校本课程体系建造的办法

延边大校园本课程已自成一个较完好的课程体系,成为校园课程建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园进一步出色办学特征,培育特性化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校园在校本课程建造上首要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树立健全校本课程建造办理制度

一是拟定了校本课程建造合格规范,对课程的教育日历、备课、讲堂教育、教导答疑、批改作业、检验考试等环节拟定了具体的质量规范。二是定时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切合实践地提出课程整改要求。在校本课程教育中贯穿“常识、才能、实质协调展开”的思维,重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重视在课程内容更新上有打破。

(二)严把主讲教师资格查看关

校园对请求开设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作了如下规则:职称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并曾主讲过一门或一门以上的课程;研讨范畴方面,要求主讲教师应对该学科范畴做过较体系的了解和研讨作业,堆集有适当数量的有关资料,宣布过相关论文或出书过相关作品。新开课的主讲教师有必要提早向地点教研室提出请求,由教研室主任安排进行试讲,由地点学院教育委员会进行审阅评议,审阅经过的课程方可列入开课方案,面向学生开课。

(三)加强校本课程质量监控

以学期为单位,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教活动。一是每学期对学生评教、同行评教效果进行统计剖析,由各教育单位反应到主讲教师自己,必定效果,指出缺乏,教导和协助存在问题的教师整改进步。二是不定时地举行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收拾并反应到相关部分予以处理,定时汇总有关教育查看及评价效果,听取各方面定见和主张,为主讲教师以及课程所属教育部分进一步进步教育质量供给根据。三是安排校督导组或专家,对校本课程的讲堂教育、考试查核、课后教导等首要教育环节进行随机查看,保证各首要教育环节质量,一起把教育质量查核效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年终岗位查核联系起来施行教育奖惩制度。

(四)重视科研效果转化,理论教育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充沛发挥校园科研效果,将教师的课题融入到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中去。近年来,延边大学在科学研讨和教育教育变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效果转化为课程教育内容,不只添加了试验类校本课程,并且优化了教育内容,使课程教育愈加严密地结合社会生产和日子实践,进步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强了学生逻辑思维才能,促进了立异精力和实践才能的培育。

(五)活跃展开校本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变革研讨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变革,校园加大了有关校本课程教育变革与展开的研讨与实践。“十一五”以来,经过国家级、省校级教育教育研讨立项课题的研讨,在多元文明教育、区域民族文明研讨、学生立异创业教育研讨、科研转化教育内容研讨等范畴取得了一批理论与实践效果。经过课题研讨和效果使用,结合校园的相关鼓舞方针,活跃推动了教师开发和建造校本课程的活跃性,为校园校本课程建造的进一步展开奠定出色的根底。

参考文献:

[1]梁钊华.对当地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考虑[J].教育探

索,2007,(8).

[2]靳淑梅.延边大学多元文明课程构建[J].教育谈论,

2012,(8).

[3]宝斯琴.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校本课程施行的个案研讨

[D].重庆:西南大学,2013.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