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京高职院校名单 高职院校微课开发的研讨与反思

点击:0时间:2019-09-23 01:11:59

韩丽萍

摘 要:微课开发逐年受到注重,但在实践教育中的运用作用并不达观,没有可以成为专业课程的辅佐手法,开发进程中也呈现了许多问题和难题。高职院校想要有用推行微课,充分发挥微课的价值,开发微课体系,有必要明晰现在微课开发的现状和开发进程中会呈现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 开发 问题

跟着网络互联网的开展和学习方法的革新,微课逐步成为教育改革新的切入点。各地高校针对微课发开与运用有着不同程度的知道,参加微课制造与开发的教师逐步增多,可是依据实践调查,高级职业院校中微课运用率并不高。一些院校安排微课比赛或许活跃鼓舞微课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和现象,例如微课内容零星,不能构成体系,课程内容难以进步教育作用等等。为防止这种状况发作,咱们要正确知道微课开发的问题,才干更好进行微课开发。[1]

一、内容选取

微课与传统课程不同,要求教育意图明晰,内容短小精干,在高职教育中首要用于处理课程中常见的问题。所以微课可以有用的运用,内容挑选很重要。[2]

首要要明晰不是一切内容都适宜制造微课。一般以辅佐教育为起点,会挑选教育内容中的要点或许难点,也可认为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如果是操作技术方面的课程则可以挑选需求重复演示的技术。这就要求微课制造者了解专业,了解课程内容,真正从专业教育动身,剖析岗位技术需求,解构教育内容,按需动身规划微课内容,做到理、实合一。[3]

二、微课规划与微课制造技术

挑选适宜的微课内容是制造微课的第一步,想要制造出优异的微课,还需求对微课内容的授课进程进行规划。

微课的教育规划要依据实践课程内容动身,不能盛行什么就怎样做,不能生搬硬套。首要,要针对教育内容挑选适宜的教育方法,剖析使命。再次,要具体制造出微课教育环节,内容的体现方法,例如理论的知识点可以运用ppt体现;单调的内容可以以flash动画的方法进步趣味性;操作方面可以运用情形拍照录制。再次,细化脚本,例如怎样引进问题,怎样进行情形演示,在什么进程运用文本、图画、动画等等。选用适宜的软件确保让微课的画面精巧,声响愈加明晰,授课进程谨慎、节奏紧凑。微课制造需求了解相关软件及设备的运用,关于大部分非专业的教师来说具有必定的难度,这也是微课制造水平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4]

关于高职院校来说,微课开发与运用的进程,不可能专业由专业团队制造,需求微课制造教师自己组成团队,和谐设备、场所,合理安排组员的时刻等等,作业量与作业难度是比较大的。

三、微课运用渠道的开发

微课可以有用使用并完结微课价值,还要有对应的网络渠道支撑。渠道可以供给微课相关资源的下载,沟通互动与点评反应功用,并供给优化和更新。

开发具有价值的微课体系,推行渠道很重要,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推行各种专业课、理论课、操作课等微,需求的硬件与软件相关资源要求高、作业量大且繁琐,建造时刻长,还需供给技术、资金、人员。开发与办理需求在实践中探究,状况扑朔迷离,是较为困难的。

四、开发人员活跃性的调集

近年来,经过全国高校微课大赛来进步教师开发微课的活跃性。原因在于微课开发首要依托在职教师,有用进步教师的自动性,是促进微课开发的有用途径。调集教师自动参加微课开发的活跃性,除了发动以外,还需求学院供给针对微课开发方面的配套

方针。

高职院校一般为进步教育质量和教师技术提出许多有用的鼓励方针,这些方针和奖赏首要是针对教育才能、教育方法,或许教育作业者的科研效果、教育效果、技术大赛效果等,这些奖赏成果也是教师点评与职称评聘的规范之一,例如科研效果论文可加分,完结课题可加分,参加各种大賽获奖也可加分。可是微课开发并没有被注重,它并没有列入教师点评体系中。实践上,微课开发应往往需求许多的时刻和精力,教师除了确保完结深重教育使命的一起还要进行微课开发相关作业,这些都会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许多教师参加微课开发的活跃性不高。

想要进步教师的活跃性除了将微课开发列入教师点评体系中,还可以经过换算课时来鼓励教师,这样在确保教师完结课时使命的一起,有足够的实践来进行微课的开发。而微课只要能实在的运用于教育,并且可以让教师感觉到其教育价值,这种教育方法就会被推行,教师即便不为鼓励方针,也会自动进行微课开发,然后构成良性开展。

微课的开发、相关资源的同享和渠道的建造应该多方面合作,由教育行政部门担任一致进行,这不是一个或许几个教师个人的作业。学院应建立各专业微课开发的专项资金,用于完结微课开发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并且微课的建造不仅仅是一个课程体系,它的推行和运用还包含相关的办理、运用细节、反应剖析、后期保护等等方面要素。”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发微课的一起,必定要正视现在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明晰微课开发应该是一个体系的、科学的作业。

参考文献

[1] 刘菊. 贵州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含义及途径[J]. 课程教育研讨,2016(03).

[2] 熊义华.微课程制造的考虑和实践[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3] 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与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讨,2014(02).

[4] 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造到运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我国电化教育,2013(08).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