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涯规划2000字 工科大学生工程道德教育形式及完成途径
陈兴文等
摘 要:工程品德教育是高级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本质工程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未来工程师所应具有的本质动身,剖析了当今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现状,并提出了工科大学生打开工程品德教育的立异途径。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0-0050-03
2014年由教育部高级教育教育评估中心会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研讨机构研发的首份《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陈述》发布,到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结业生数到达280多万人,本科工科在校生数到达495万多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到达15000多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类别完全、独立完好的工业系统的构成与打开,发挥了不行代替的效果。可是,随同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生活中的需求联络、利益联络、竞赛方法、分配方法和作业方法日趋多样化,人们思维品德知道的独立性、多元性、时变性与选择性不断增强,随之而来的对工程技能人员的工程品德本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工程技能人员工程品德观的构成是受许多社会要素影响的成果,但现在社会对初入作业的工科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本质、品德本质与归纳本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高校正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品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需求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习气社会对人才归纳本质的需求。
一、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的方针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在《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学打开的前景》中指出,工程师应该成为 “受全面教育的人,有全球公民知道的人,在商业和大众业务中有领导才能的人,有品德品德的人”。咱们从中能够看出,未来工程师的培育有必要软硬偏重,也就是技能教育与作业品德培育偏重,而工程品德教育是培育未来工程师从业本质和作业品德的重要手法。因而工程品德教育的终极方针是打开针对工科学生的全人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工程作业者。因而只要搞清楚工程品德教育的标准才干完成其终极教育方针。其详细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品德知道
教育部与我国工程院在《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通用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层次工程性人才应“具有杰出的工程作业品德、寻求杰出的情绪、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力、较强的社会职责感和较好的人文本质”[1]。可见正确的工程品德知道是分配和影响人进行工程技能实践的中枢,并且正确的工程品德知道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求后天的培育才干树立起来。因而,对工科大学生打开系统的工程作业品德教育和练习,引导工科大学生树立工程实践与立异为人类谋福的作业理想信念是高级工程教育人才培育的首要任务,也是饯别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的详细表现。
(二)完成技能标准与工程品德标准的有机交融
因为工程实践是杂乱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既是工程技能产品的制作进程,一起也是人类完成技能发明价值的进程。任何工程项目都具有从需求、规划、出产、制作、制品、使用到作废完好的生命周期,整个周期一向都是技能与工程品德交错在一起。作为一名优异的工程技能人员不只应把握工程实践的技能标准,并且也能够具有将工程品德根本标准与技能标准交融的驾驭才能,这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软硬偏重才能。咱们现在的高级工程教育过火着重技能完成,而忽视了技能与商场、技能与健康、技能与安全、技能与生态等方面的调和问题。跟着我国高级工程教育的世界化,我国在《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通用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层次工程性人才应“具有杰出的商场、质量、作业健康和安全知道,注重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打开”的才能。可见现代工程技能人才培育标准与传统的培育质量观发生了质的改变。
(三)培育工程品德决议方案才能
在工程的决议方案、施行、运转和监管等环节会晤临到跨学科常识穿插、 多种技能集成、各种社会集体的参加以及利益、本钱、危险的分配等实践问题,仅仅凭仗简略的直觉和工程品德根本标准去处理是不现实的。因为工程品德标准是处理工程品德问题的标准和准则, 能够作为工程品德的判别标准。可是, 因为工程问题常常将工程自身、社会、人类和天然交错在一起,经常呈现权重失衡、利益冲突等问题, 使得工程技能人员莫衷一是, 难以做出正确的判别和选择。因而, 工程技能人员要实在能够处理和处理好工程品德问题, 除了具有自觉的品德知道和工程品德标准,还需求具有面临实在情形进行理性的品德剖析才能和科学合理的决议方案才能[2]。在《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通用标准》中指出,“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根本才能”和工程品德决议方案才能的培育是殊途同归的。
二、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现状及发生原因
现在高校正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一些在校工科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工程品德知道淡漠、诚信知道缺失、价值取向歪曲、社会职责感缺少、联合协作观念较差、全局观念淡化等问题。发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如下:一是我国绝大大都设有工科专业的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工程品德课程,常常凭借思维品德修养或大学生作业辅导课程渠道来进行,因为课时组织有限,形成了教育内容广泛并且针对性不强;二是部分要点工科院校虽然开设了“科技品德”、“工程品德学”等必修课,有些校园在必修课的根底上使用通识教育渠道开设了“环境维护与可持续打开概论”、“工业生态学”等选修课, 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增强工科学生的品德价值判别力有活跃的效果,可是这些课程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严密,往往上课的教师都不是学生所学专业的任课教师,课程根本停留在导论层面上,缺少与专业的实质性交融,然后或许导致学生在将来的实践作业中呈现工程行为的品德失范;三是虽然我国现已启动了与世界工程教育认证实质性等效作业,可是占高级教育三分之一的工程教育还处于学科教育向工程教育转型期和过渡期,现在具有工程实践布景的师资还很缺少,教师无法将工程实践事例引进教育之中,无法让学生领会一个项目从构思、规划、运作到完成的完好进程,没有树立起工程圈子里的习气思维,学生步入作业后无法赶快融入工程圈子。
三、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的立异途径
跟着高级工程教育的世界接轨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打开,对工程技能人员的工程品德品德要求越来越高,那种以为工程人员的社会职责就是用自己把握的技能身手做好本职作业的观念现已不能习气现代社会的打开。作为培育工科人才的高校应当加强对工程品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知道,树立全员参加的工程品德教育机制,依托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表里实践教育渠道构建三层次的工程品德教育课程系统,探究浸透、交融与嵌入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全面进步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归纳本质。
(一)加强对工程品德教育含义的知道
跟着工程实践活动日益杂乱,技能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联络越来越严密,假如单靠技能和技能来辅导工程实践,必然会发生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端那样的人类灾祸。因而增强对工程品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知道,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工程教育观念,将工程品德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摆到平等的位置。传统的工程教育片面着重学生的科学技能常识教授和技能使用才能培育,而忽视了人的全面本质培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打开规划大纲(2010—2020年)》提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其中心是要处理好培育什么人、怎样培育人的重大问题,着力进步学生效劳国家效劳公民的社会职责感;把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系统融入国民教育全进程。杰出工程师方案和工程教育认证已将工程品德教育作为重要点评方针和观测点,许多高校在施行时仅仅将其简略地归并到思维品德课程中,并没有从工程教育视角下统筹考虑,形成了工程品德教育与工程专业教育的离体,忽视了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支撑效果。实践上,世界上对工程教育的点评就是一个多元的价值观点评,将工程自身和其相关的各方利益集体进行归纳博弈满意各方价值诉求,是工程品德的详细表现。可见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对培育我国未来工程技能人员工程品德知道、社会职责感以及进步未来从业本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证效果。
(二)树立全员参加的工程品德教育机制
从现在大都高校的实践情况来看,广阔教师并未知道到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一些工程类专业教师,在教育进程中仅仅一味寻求常识和技能的教授,从未将工程品德教育引进到教育教育环节之中;特别在实践环节打开的项目规划时,只考虑技能方针的完成,从未将环境、生态、安全等要素作为规划方针归入到项目之中,使得学生不注重、不关心工程品德要素,形成规划与实践脱钩。另外在一些工科高校遍及把思维品德修养课与工程品德教育同等起来,并将其作为全能课,以为能够处理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的一切工作。
面临这种现状,校园应加强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工程品德常识的练习,进步专业教师对工程教育认证和杰出工程师方案施行的初衷和意图的再知道,树立有用办法引导教师在专业教育进程中树立工程品德教育的知道,将工程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交融。
在工程教育认证和杰出工程师方案施行进程中将学生品德知道、品德标准、品德决议方案作为培育工程技能人才的通用标准,将教师遵循和执行标准的教育情况作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方针,采纳同行、学生、社会三方点评机制。一起高校还应加大宣扬力度,经过结合典型事例剖析的宣教活动,进步整体教职员工对工程品德教育的注重程度,为构建全员参加的工程品德教育机制营建杰出的空气。
(三)构建“三层次”工程品德教育系统
工程教育认证和杰出工程师方案已将大学生工程品德观作为合格工科结业生的点评标准,并要求在课程系统和师资队伍给予保证。为了达到培育方针有必要树立相应的课程系统,构建依据大工程观理念下的工程品德教育教育系统,有利于多学科穿插,有利于文理交融。为加强和改善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现状,依据工科类专业教育特点构建“三层次”的工程品德教育教育系统有利于全面、全员、全进程进步学生的工程作业本质。
根底层次。这一层次首要针对刚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首要协助学生树立根本的作业品德职责感和作业品德知道。教育内容首要环绕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社会遍及认同的品德价值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作业品德标准;教育载体首要使用通识教育渠道的思维品德修养课、专业导论课和部分通识选修课。
专业层次。这一层次首要针对进入大学专业学习阶段的学生,首要协助学生从专业视角树立工程品德价值观,把握工程品德根本标准和评判标准。教育内容首要由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中的问题打开授课,依据问题和项目打开工程品德价值判别,着力处理工程教育中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培育学生从大工程观视角下剖析、判别和处理工程实践问题的才能。
实践层次。这一层次首要针对进入专业实践阶段或行将结业实习的学生,首要协助学生从实践视点练习学生工程品德判别和决议方案才能。教育内容首要由校企两边教师一起针对来自实在场景的课题和项目打开研讨,首要采纳师生团队方法依据问题和项目教育方法,练习学生工程品德使用才能。
(四)探究浸透、交融与嵌入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教育方法
工科学生工程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直接影响着工程人才作业本质,采纳何种教育方法直接影响着不同培育阶段的教育效果。在根底层次的教育中能够采纳浸透式,教师将大众注重的工程事端作为事例引进到教育中,经过事例剖析向学生浸透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工程本钱、资源使用、环境污染、生态维护等工程品德问题,引导学生考虑作为合格工程师所应承当的社会职责,培育学生诚笃、正派、谨慎、敬业的作业品德[3]。
在专业层次的教育中首要采纳交融式教育方法,教师经过课题或许项目将专业课程教育内容与工程品德教育、技能标准与工程品德根本标准进行有机交融,让学生领会工程品德在专业学习中的效果和位置,激起学生自动使用工程品德常识处理工程技能问题的动力。如在叙述转基因技能时就能够将工程品德与技能交融,让学生领会到一项技能的推行不只遭到技能自身的限制,并且也遭到技能推行进程中社会布景和社会价值的影响。
在实践层次的教育中首要采纳嵌入式教育方法,学生使用其实在的实践环境打开工程品德决议方案和应变才能练习,辅导教师经过将练习内容和项目直接嵌入到环节之中,并列入点评查核方针中。让学生在工程的决议方案、施行、运转和监管等环节中顶峰领会工程品德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经过对实在情形进行理性的品德剖析才能和科学合理的决议方案才能的练习,完成做中学、干中悟、悟中长的教育方针。这一层次的教育与现在杰出工程师培育方案施行的两段式教育方法中的企业实践阶段是相对应的。
总归,加强和改善工程品德教育,进步工科大学生工程品德本质是高级工程教育改革重要方针和新课题,也是理工院校进步学生思维政治教育作业实效性的详细表现。经过树立“三层次”工程品德教育教育系统,打开浸透式、交融式和嵌入式等多种教育方法,推动工程品德教育全方位、全程化、全员化质量保证系统建造,有助于大学生进步工程品德本质和工程品德实践才能,增强社会职责感,促进与工程实践接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施行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的若干意见
[Z].北京,2011.
[2]龙翔,盛国荣.工程品德教育的三大中心方针[J].高级
工程教育研讨,2011,(4).
[3]王进.融渗式工程品德教育中“知心意行”的一致[J].现
代大学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