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素拓 浅析怎么从 “三拓”下手完成中高职电类专业《电子技术使用》课程的有用联接

点击:0时间:2019-08-08 18:52:09

覃琳

摘 要:针对电类专业中高职联接教育中呈现的课程内容重复、断层、脱节现象,提出了从“三拓”:即拓展、拓深、拓高三个方面下手,完成中高职电类专业《电子技能运用》课程的有用联接。

关键词:中职 高职 《电子技能运用》课程 有用联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大纲》提出,“到2020年,构成习惯经济开展方法改动和工业结构调整要求、表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档作业教育协调开展的现代作业教育体系”。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是作业教育体系中,既彼此联络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怎么让中高职完成有用联接,使之成为效劳区域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是职教阵线甚至全社会遍及重视的热点话题。[1]

现在,中高职的电类专业《电子技能运用》课程在内容上的区分度不大,造成了中高职课程的重复和负担,也呈现断层、脱节现象,这些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才培育不能表现其层次性和独特性。

中高职课程体系有必要以作业岗位才能为中心来构建,而不是朴实的“初、中级理论常识+高档理论常识”的简略架构,其根本结构应为:中职重技能、高职重技能,中职重作业、高职重专业,中职重“做中学”、高职重“学中做”。因而,中高职课程应是联接与递进的联系,是一个由窄变宽、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进程[1]。本文将从“三拓”:即拓展、拓深、拓高三个方面下手,浅析怎么完成中高职电类专业《电子技能运用》课程的有用联接。

一、拓展:即横向拓展课程内容

中等作业教育的《电子技能运用》课程内容应杰出学生的专业中心技能,重在学生实践才能和着手才能的培育。

以我校教师编写的《模仿电路剖析与制造》和《数字电路剖析与制造》教材为例,全书以“项目-使命”模块式结构介绍了模仿电路及数字电路的根本内容,每个项目和使命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经过典型、有用的操作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渐进式加深了解和稳固常识点,逐步提高学生的电子技能运用才能和操作技能。

模仿电路经过四个电子产品的制造带动常识点的学习。见表1-1

数字电路经过八个电子产品的制造带动常识点的学习。见表1-2

而高档作业教育的《电子技能运用》课程内容应表现其“专业”特色,按必定的学科体系进行设置,并在中职课程基础上有所拓展,把体系的基础常识、技能与最新的前沿性常识、技能联络起来。

二、拓深:即纵向深化常识结构

中职培育的技能型人才,常识面一般宽且浅,《电子技能运用》课程以作业为导向,首要培育学生具有从事特定作业所必备的根本技能。学习常识,不是依照由浅入深的次序,而是以才能为中心来安排,并不刻意追求常识的体系性和结构性。课程内容上采用了较多的实践运用常识,关于杂乱的公式和原理往往只讲定论和應用,要点剖析其特色和在实践中的运用,而不做详细的推导和理性剖析,关于设备和元件则较多地教育其功用和运用方法,而对其原理和组织只做一般的介绍。

高职培育的“技能型人才”应具有较高和较体系的理论水平,需求了解更多的原理,可以学习和运用高新技能常识,创造性地处理出产经营与办理中的实践技能问题,可以与科研和出产操作人员正常沟通,传达科学技能常识并辅导操作。在教育中,对杂乱的公式和原理,高职不只要讲定论和运用,还需做理性剖析或推导;对设备和元件不只要剖析其特色和运用,还需对其制造及运用原理做出详细阐释。这也是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根本要求。

例如:讲半导体器材的时分,中职教育只需求学生可以认知各种半导体器材,熟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作业在扩大区”等重要特性,高职教育则可从PN结的视点下手要点剖析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成因,从空穴、电子在基区、集电区、发射区掺杂浓度的凹凸不同来剖析三极管的电流操控联系等。

再例如:关于扩大电路的学习,中职阶段要求学生了解静态作业点对输出信号的影响,经过调理基极电阻阻值改动静态作业点,观看输出波形,直观地调查怎么挑选合理的静态作业点。高职阶段应当要点结合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剖析静态作业点Q在直流负载线上的不同方位会导致电路处于哪三种不同的作业状况,并可以结合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及其他电子线路根本常识计算出详细电路的静态作业点。

三、拓高:即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作业教育培育目标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职培育技能产品的操作运用者,第二阶段由高职培育技能产品的修理者。中职阶段的学生,其应当把握的技能根本能到达中级工的水平,而高档作业教育对学生的技能要求,课程设置要尽或许地反映科学技能和现代出产开展的趋势,使培育的学生具有成为高档工、技师和高档技师的常识以及才能。

总归,在《电子技能运用》课程上防止重复的常识点设置,构成连接有序的中高职课程常识结构,完成电类专业中高职课程的联接,有利于培育合适企业需求的创新式和有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程江平,徐敏娟,从“三拓”下手完成中高职课程有用联接,我国教育报2013年5月21日.

标签: 高职 课程 中职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