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浅论

点击:0时间:2019-02-16 12:17:17

苏纯华

摘 要: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强弱不只联系大学生本身生长,更联系国家安危、民族兴亡。增强壮学生的社会职责感是思维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家庭、社会一起的职责。强化大学生的成人观念、感恩知道、文明传承自觉和担任精力,是增强壮學生社会职责感的有用途径。

关键词:社会职责感 大学生 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国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重视培育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职责知道,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内涵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着力进步学生效劳国家、效劳社会、效劳公民的社会职责感”。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职责感,不只联系大学生本身健康生长,更联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复兴。[1]

一、当时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现状

有必要供认,当时大学生在社会职责感方面的整体状况是活跃、正面、达观的。他们具有激烈的主人翁知道,对个人所承当的对家庭、社会的职责有根本的知道;关于负职责的行为与不负职责的行为有根本的区分判断才能。作为思维活跃、感情丰富、热血与热情共生的年轻一代,大学生在爱国情感上体现出激烈的职责担任,他们满怀爱国热情、坚决保护国家主权和庄严,愿为国家富足和民族复兴而斗争。在对自己担任的问题上,大都学生对未来有清楚的知道与规划,并从仔细完成学业、学习把握技术、获取社会经历、学会与人共处等多方面将计划付诸实际行动,逐渐完成个人的斗争目标。[2]

一起,也有必要看到,实际中大学生在社会职责感方面存在许多消沉的、负面的问题,体现出社会职责感弱化、缺失的一面。“95后”一代杰出着重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的完成,缺少对团体、对他人的贡献知道;习气以个人为中心,不懂得从他人视点去考虑问题,行为处事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触;巴望自我完成,将自己的自愿强加于人,不会处理与他人的联系;自我束缚才能较差,贪图安逸享用和物质利益、沉湎于网络游戏、游荡在虚拟国际以至于不能正常完成学业。诸如此类,都是对人对己不负职责的实际体现。

二、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缺少的归因

构成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呈现弱化、缺失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个人到家庭、从校园到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缺少都有着不行忽视的影响。[3]

1. 家庭职责教育缺位。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本身一起具有的天然特点和社会特点决议了家庭教育在社会文明传承和道德规范连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效果。而实际中家长对子女的各样呵护,视学习使命为榜首要务,以完成学业为由很少或不让子女从事和参与能够培育其社会职责感的活动。更有甚者,爸爸妈妈对本应由子女自行实行的职责、承当的职责持一种大事小事包揽包揽的心态,然后构成子女缺少必要职责担任知道和社会适应才能。

2. 校园职责教育错位。德育与智育在校园教育中本应同步促进、和谐并行,然而在实际的大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常识教授轻德行教化、只教育不育人的失衡状况却在必定程度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动。近些年来提出的尊重学生在教育进程的主体位置、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点评权因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而走向消沉一面,对学生严格要求、谨慎治学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差评、恶评乃至恶搞的目标,极大挫伤了教师在教育进程中的自动性和职责心,讲堂教育激起学生承当社会职责开端缺失和任其自然。这种事实上的抛弃对教育学生对本身的行为承当应有的职责恰恰起到了消沉的负效果。

3. 社会不良环境和习尚的影响不行轻视。社会习尚、习俗、现象的默化,加上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的浸透、腐蚀,在实际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动大学生的行为和观念。特别身处网络年代,因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剖析力、对错判断力的缺少客观上导致网络负效应对大学生职责感的缺失影响愈加显着。[4]

4. 大学生个人职责知道醒悟缺少。大学生本身还处在承受教育阶段,本身三观的认知还处在不安稳不老练时期,在他们看来,职责作为一种束缚和约束是外在的,本身仅仅被迫的去面临和承受。这种自我在社会职责知道上的不醒悟体现出显着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与实际社会需求个人承当相应的社会职责的要求是各走各路的。

三、增强壮学生社会职责感的有用途径

1. 强化大学生的成人观念,增强壮学生作为社会人的人物知道。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思逐渐趋向老练的特别时期,也是国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构成和安稳的关键时期。培育大学生的成人知道需求校园、家庭和大学生本身一起尽力。家庭要甩手,家长使用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受磨炼、历风雨、长才华,培育子女刚强、英勇、负职责的性情;校园要铺开,充沛信任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效劳的根本素质和才能,营建让大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学会对本身行为承当职责的空气;大学生本身要有主人翁知道,有“大人”观念,自己对自己的学习、作业、开展做出组织并付诸实际行动,自动知道和承当起本身对家庭、对团体、对他人、对国家的职责。

2. 着力加强壮学生的感恩教育,培育大学生自动承当社会职责的知道。感恩知道的淡漠是当下大学生缺少社会职责感的最实际表象。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全部以自我为中心的生长进程都极简单让大学生发生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给予都是天经地义的知道错位。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人道教育,经过诱发深入的情感体会,激起大学生的心思共识,让大学生知道到本身在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恩惠的一起更需求去承当一份职责,并应为报答而支付本身的尽力,然后培育大学生承当社会职责的片面知道。

3. 加强优异传统文明传承教育,激起大学生的社会情怀。常识的分类、大学教育的分科从必定程度上讲其实是对人道的一种解构、切割乃至是蹂躏。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明倡议的所谓独立自在、寻求特性等更是对青年一代构成思维上的极大腐蚀。我国优异传统文明中所包括的一些可贵思维和巨大精力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责无旁贷”、“天下为公”等,关于增强壮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其实具有耳濡目染的不行估量的重要效果。校园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我国优异传统文明教育,增强壮学生对我国优异传统文明的传承自觉,激起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社会情怀,将个人开展与国家出路严密结合起来,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生长成为有职责有担任的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拓宽社会职责感培育的有用载体,增强教育的实效。中心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职责感具有不行代替的效果。”让大学生在食焰火、接地气的社会实践中培育社会职责感是行之有用的教育途径。校园应重视将教育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更新理念和手法,立异社会实践的方法和内容,将专业实习、立异创业、打工兼职、勤工俭学、自愿效劳等多种实践方法归入社会实践的纲要和规划,构成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常态化作业体系机制。

5. 净化社会环境,构成职责担任的杰出育人空气。培育具有家国情怀、职责担任的一代青年大学生是全社会一起的职责。在校园和家庭承当各自教育职责之外,更需求全社会营建杰出的教育环境。政府扮演着重要人物,要经过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冲击社会黑暗面、根除社会丑恶现象、坚持杰出社会秩序,依托政府公信力增强公民群众对国家未来开展的决心,正面鼓励大学生自觉承当起为家庭斗争、为国家效劳、为社会贡献的应有职责。

参考文献

[1]朱红萱,青年大学生社会职责感教育探求,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4)。

[2]陈蓉,黄美萍,朱光,大学生社会职责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年代教育,2015(5)。

[3]邵忍丽,王国良,论大学生社会职责感的养成,教育探究,2013(9)。

[4]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的定见,我国教育报,2004-10-15。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关闭